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假双亲”当代孩子的隐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0:26 新晚报

  在哈市,这样的孩子大有人在:他们的家庭看似和谐,实际上危机四伏——他们的父母关系不好、或因客观原因造成父母两地分居,使他们实际上只处于一个人的监护之下,原本应该是父、母、孩子构建的“等边三角形”的家,变成了父(母)一方、孩子的“两角”,另一成员功能缺失。这种“假双亲”家庭表面或许风光无限,但暗地里对婚姻生活中的弱势——孩子的伤害却不亚于家庭的破碎。日前,记者针对这个群体进行了采访——

  高考后孩子大喊

  “你们快离了吧!”

  今年8月,原本成绩优秀的凯凯高考分数只勉强够一个普通专科学校。凯凯的父母一再劝说儿子重读,可他就是不干。争执到最后,凯凯歇斯底里地大喊:“你们不是要等我高考完就离婚吗?我不重读,你们快离了吧!”

  凯凯的话令所有人大惊不已。后来知情人告诉记者,原来在凯凯10岁那年,他的父母感情产生裂痕,经常吵架,都想离婚,可看到儿子那么小,怕影响他的学习,就商量好等他高考完再离。这期间,凯凯的父母虽然表面还是一对夫妻,但已经开始分居,互不干涉对方的生活。

  随着凯凯一天天长大、懂事,他发现了家里越来越多的秘密——他看见爸爸和别的阿姨亲密地逛街;他发现母亲很少快乐、常常唉声叹气;他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这些无形的压力给凯凯心里造成巨大阴影,他比同龄人少了许多欢笑、却多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心事。当凯凯知道父母要等他高考完后才离婚时,他对高考变得“又爱又恨”。凯凯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就可以让他们一家三口都不用作戏般生活;凯凯又怕这一天的到来,那么到时候他就要面临对父亲和母亲的选择。

  然而,今年年初,高考越来越近的时候,凯凯就像丢了魂似的,模拟考试也时常失利,父母开始互相埋怨对方,但却不知道如何调整,最后凯凯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当凯凯收到一个普通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凯凯的父母终于大吵起来,他们都怪对方影响了孩子,耽误了孩子,越吵越凶,话越说越难听,直到凯凯哭喊着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因为我在一起过了,这样的家对我来说有没有都无所谓。现在考完了,你们要离就快离婚吧,我不会重读拖着你们的!”这一番话让凯凯的父母顿时哑口无言。

  如今,凯凯放弃重读,已经在那所普通专科学校上学了。他告诉记者:“当我知道自己是父母继续这个不幸福婚姻的唯一理由时,很多年来我就一直没有真正快乐过,每天夹在父母中间令我透不过气,常常莫名其妙地想哭,那时我真怕自己坚持不到高考就会精神崩溃……”

  驻外的父亲成了

  家庭的“局外人”

  今年17岁的小东,每次看到爸爸回来,就刻意地躲起来,他不是不想爸爸,只是每次和爸爸相处,都让他感到紧张、害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小东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工作关系经常驻在外地。短则一年半载,长时三五年,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里只剩下小东和他妈妈,娘俩相依为命。

  自从小东到了青春期以后,他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有很多问题他不愿跟母亲说,母亲也不好问。无数次,他想像其他同龄男孩那样跟父亲谈谈心,可父亲却常常不在身边。渐渐地,小东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会与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后来上了高中,小东成绩一落千丈,厌学情绪越来越浓,整日独来独往,一回家就闭门不出,说同学故意欺负他,很快迷上了网络。

  小东的妈妈看到儿子这样也很着急,又是带他看心理医生、又给他戒网瘾,可是都没有明显效果。一次,为了儿子的事,小东的父母大吵起来,小东妈妈责怪丈夫撒手不管。小东的爸爸也不服气:“我管,谁听我的啊?你们娘俩‘一个鼻孔出气’,我说的话根本没人听!要听我的早好了!”小东告诉记者,现在,“爸爸”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在他心里,爸爸早已不算是这个家的成员,更像是一个“匆匆过客”。

  女儿劝母亲

  “放了爸爸吧!”

  张先生是一个性格活泼、浪漫的人,他的妻子则很传统,有些古板。他们个性不和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从张先生提出离婚到最后离成婚,竟耗费了七八年的时间。如今,张先生回想起往事,感慨地说:“其实最对不起的是孩子。”

  张先生对记者说,他们的婚姻早在7年前已名存实亡了,而且双方已根本无法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对方。那时侯,张先生的女儿才10岁,他们也想为了女儿能够彼此多忍受一些,但这一点他们都很难做到。妻子说丈夫“不顾家,就知道跟朋友天南海北地游玩”,丈夫说妻子“没有情调,日子过得死气沉沉,像坟墓一样”。张先生觉得这样无休止地争吵还不如分开,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平和的环境。然而,他的前妻并不同意,依旧是两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还向女儿细数张先生的种种“罪名”,跟女儿说爸爸不要她们母女了。因为那时张先生已经搬出去住,很多事情他都无法控制和解释,渐渐地张先生发现女儿跟他越来越疏远,在亲友聚会时不愿坐在他身边,在路上碰见他也不理他。张先生知道女儿一定很恨他,就想尽办法和女儿解释,但是女儿却不停地反问他是不是不要自己了!女儿说:“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在家,你却要走?别人的爸爸爱女儿,你却不爱?别人的爸爸关心女儿,你只关心自己……”

  听到女儿的哭诉,张先生心里特别痛苦,可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到那个家了,唯有盼望女儿长大后理解他。就这样,女儿在张先生和妻子一年又一年的牵扯中长大,她开始懂事了,可以说家庭的纠葛让她变得早熟。在女儿18岁生日的那一天,张先生和妻子、女儿一起去饭店吃了顿饭,张先生发现女儿看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仇恨。他们有史以来最安静地吃着饭,夫妻各有所思,而女儿的目光却始终盯着旁边座位上快乐的一家三口人。也许女儿终于明白父母的婚姻已无法挽回,她平静地对母亲说:“放了爸爸吧,您还有我呢,我可以照顾您。”

  张先生的婚姻终于在女儿的谅解和帮助下解除了。这一刻,张先生已感觉不到一丝轻松,他似乎看见女儿稚嫩的心灵在滴血。

  离婚固然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但已经缺失完整功能的“假双亲”家庭,往往给孩子带来同样的、甚至更大的伤害。有调查研究表明,离婚过程中的冲突对孩子的伤害,要比离婚的结果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为了维持已经没有温暖的家庭,孩子成为父母不离婚的理由,这使孩子的心理负罪感加大。父母之间的敌对情绪甚至相互攻击,也会扭曲孩子的性情,往往使他们长大后在婚姻生活中产生偏激想法。

  本报记者 董琳

  --稿件来自《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