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论坛探秘:诺奖得主演讲现场互动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3:07 华夏时报

  论坛给中国带来……

  诺奖得主的建议将给北京以启示

  此诺奖论坛给北京、给中国带来什么?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认为,“诺奖获得者论坛”是北京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平台,诺奖获得者的建议,必将给北京市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表示,通过这一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加深中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对国际生命科学的了解,促进中国和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她相信这将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入最优先、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这是学术界最高端的思想碰撞”

  与诺贝尔奖得主会面,对于中德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乐生来说,似乎“很普通”。他多次带队参加在德国林道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就在今年6月,他带领35名中国优秀博士生参加了第56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大会,当时,有23名诺奖得主与会。8月,他又带队赴德参加了两年举办一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论坛。

  因为与诺奖的缘分,陈乐生对北京诺奖得主论坛非常关注。“非常乐于见到这些大师到中国来传道,这种论坛应该多搞,作用是多方面的。”

  关于举办这种论坛的作用,陈乐生认为,首先,跟这些诺奖得主进行沟通,是学术界最高端的思想碰撞,是一种对思维的促进,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需要国际高端人士的建议和指导。这些大师会聚一堂,为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献计献策,非常有价值。

  “还是一种特殊的宣传。”说到此,陈乐生向记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今年8月德国林道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论坛上的一件事。当时,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领衔操办上一届和本届北京诺奖得主论坛的罗伯特·蒙代尔,在会上专门作了一篇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多位对中国国情陌生的国际学者向陈乐生表达了惊叹,并希望能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在某一方面有广泛影响的大师,在国际舞台上客观解读中国,远远胜过一般意义上的对外宣传。”

  -论坛探秘

  诺奖得主演讲现场互动少

  德国的诺奖得主大会目前已举办了56届,陈乐生相信,北京论坛会跟德国的大会一样,同样取得成功并卓有成效。

  对于两者的区别,陈乐生说,主要区别是与会人员的身份。前者是各国青年学者,而后者以官员和学者为主。据介绍,德国林道诺奖得主大会的参与者是各国的优秀学者,而中国派出的都是35岁以下的优秀博士生,他们此前经过了严格的遴选。

  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德国大会安排诺奖得主与与会青年学者相处一周,“吃早点都可以坐在一起交流”。而后者主要以发表演讲为主,虽有互动,但机会不多。

  学术上的造诣差别,是否会影响诺奖得主与政府官员的沟通?陈乐生给出否定回答:虽然有些话题可能学术性较强,但并不一定排斥官员,政府高层也需要与大师多做“思维沟通”。

  “互动机会少很好解决,改进改进就行了。”陈乐生相信,随着类似活动的越来越多,诺奖得主与听众的交流将更加深入。

  关于二者的不同,哈特穆特·米歇尔微笑着说,德国诺奖大会参与者以学生居多,而北京诺奖论坛记者如云。

  诺奖得主有没有出场费

  现在社会上有人认为,中国将为来中国演讲的诺奖得主支付高额“出场费”,网上甚至有人批评不太值得。陈乐生特别表示,这应该是天大的误解,他认为没有出场费一事,更不用说高额了。

  “我们邀请过4位诺奖得主,从来没有为此支付过高额出场费。”陈乐生半开玩笑地说,组委会可能会给他们安排头等舱、高档宾馆、精美膳食,但跟出场费无关。

  而记者昨天就此向组委会方面求证,一位负责人没有作正面回应。

  “据我了解,德国诺奖得主大会也没有出场费一说。事实上,这些诺奖得主将受邀参加相关活动视为一种对自己身份和成就的认可。”陈乐生说。

  据了解,德国诺奖得主大会的经费来源于有关基金会和财团,并非出自国家财政。

  清华大学学生也犯蒙

  诺奖得主在北京的学术交流,其听众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否听得懂?《华夏时报》记者追随诺奖得主两天,感受到了其中的冷热不均。

  前天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中科院100多名学者,以及北京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正襟端坐。嘉宾演讲的内容虽然多数是专业性很强的话题,但穿插着通俗的事例,听众感觉听得明白。协和医学院的一位学生说,本来以为讲座会是非常高深的内容,没想到科学大师的讲座却这么浅显易懂。

  但前天下午米歇尔博士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却呈现另一种状况。据活动组委会介绍,因为演讲题目比较专业,门票主要发放到化学、生物等相关学院专业,到场的都是“专业生”。

  但是,米歇尔博士关于“膜蛋白的结构”的演讲,越来越让听众茫然,有的连连摇头,有的直皱眉头。几位博士生和硕士生表示,来听演讲前虽然做了必要的准备,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但还是没想到演讲会“这么专业”。相当一些听讲的学生事后表示:内容很深奥,具体内容没怎么听懂。

  《华夏时报》记者在多个会场注意到,在嘉宾演讲时,一些听众在台下打瞌睡。

  -论坛花絮

  诺奖得主:最爱问“为什么不行”

  “我们家很穷,但我从小喜欢化学,经常叫爸爸给我买化学实验用品。他总是对我说‘不行’,而我最爱问的就是‘为什么不行’。”昨天,在中科院学生面前,诺奖得主路易斯J·伊格纳罗风趣

幽默地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引起阵阵笑声。

  “与国内的科学家不同,他们的思维非常开阔。”中科院半导体所的一名女同学说:“五位诺奖得主的发言都很放松、随意、幽默,但都有一种尊重科学的精神,崇尚自由思考、自由去做自己的科学研究。”

  本报记者鲍颖丁华艳陈锋/文王巍/摄影(除署名外)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