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苦撑六年 首个民办博物馆将“转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5:55 华商网-华商报

  

苦撑六年 首个民办博物馆将“转正”(图)

  冷冷清清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

  

苦撑六年 首个民办博物馆将“转正”(图)

  颇具经营头脑的另一家民营博物馆秦王陵利用发掘中留下的石头,办起了有观赏价值的“石展台”

  

苦撑六年 首个民办博物馆将“转正”(图)

  “黄肠题凑”复制品在遗址博物馆内观赏价值并不高

  核心提示

  全国首家由农民集资兴办的博物馆———位于凤翔县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由“民营”变“国有”的结局虽出人意料,却也隐含着必然。从昔日的盛大开馆到今天的黯然谢幕,苦苦支撑了6年之久的民办博物馆能否在“转正”后走出困境,还是个未知数……

  当“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将收归国有的消息被证实后,博物馆馆长、农民赵生祥紧锁着的眉头打开了。

  这样的结局是6年前的赵生祥所没有想到的。当初,这个“全国首家农民博物馆”建成时,他设想的是要像临潼秦俑馆一样吸引大批游客,然后赚钱为农民“盖医院、建学校,免费让孩子上学”———但残酷的现实,不仅打碎了村民们的美好梦想,也让赵生祥陷入了困境。

  去年年底,面对步履维艰的“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专门为“秦公一号大墓”下拨了380多万元的维护经费,可由于博物馆的民办性质,钱至今还悬在空中。“博物馆建设要钱,盖保护大棚也要钱,可政府的钱一分也拨不到这儿……”做了6年的馆长,赵生祥始终头疼的都是一个“钱”字。

  迄今中国最大的古墓葬遗址博物馆———“农民造”

  一道高墙将“秦公一号大墓”从庄稼地里隔了出来。站在用铁丝拉起的护栏边上,20多米深的墓坑,如同一道霍然开裂的伤口。坑底数十个“人殉木匣”是博物馆专门制作的陈列品。雨地里的赵生祥一脸愁苦地说,因没钱盖大棚,时间一长,很多木匣都快被淋坏了。

  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城南指挥镇南指挥村发现了迄今我国最大的古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的“秦公一号大墓”。大墓主人秦景公名嬴石,是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在他40年的统治期里,秦国国力空前强盛,不仅多次打败晋国及其盟军,并将影响推进到了中原一带。

  这次发掘被海内外称为“考古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件”。直到1986年秦景公的墓椁被打开,才基本告一段落。而大墓不仅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葬具———“黄肠题凑”(黄指椁材用柏木色黄,肠指材心,题指柏木的头或端,凑指用柏木做榫头的椁木在椁室南北凑成长方形框式规范),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墓碑、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还发掘出了迄今考古史上数量最多的一次人殉,足足有186具……随后,出土的3500件珍贵文物被运往临潼秦俑馆和省历史博物馆异地保存。

  “为什么会挖10年,关键是缺经费,给一点,就挖一点,才挖了10年。”时任考古队副队长、现任省考古所所长的焦南峰说,挖出的土全让村民拉去盖房子、垫猪圈了,所以后来就没有回填。

  十年挖掘使“秦公一号大墓”形成了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坑,从上往下看,很像一个倒放着的金字塔,于是有媒体称之为“东方的倒金字塔”。

  至于启椁后的情形,赵生祥称国家确要在“秦公一号大墓”投一笔钱,可1986年扶风法门寺舍利被发现后,钱一下子全转投到了法门寺,考古队也撤了。事实上,雍城考古队一直没有撤,但一号大墓却从此再也无人问津。

  在南指挥镇文化干事肖晓东的印象中,大墓当时荒草丛生,十分荒凉。很多墓里挖出的枋木,直到堆了多年才被运走。

  又过了10年,随着临近一些村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很多都倒在了坑里,偌大的墓坑逐渐变成了垃圾坑、蓄水池和野兔窝。由于墓坑处在南指挥村的中心路段上,时常有走夜路的村民不小心摔到坑里。有一天一位村民开着拖拉机在急转弯时,居然还一头栽到了沟里。

  屡屡发生的安全事故让正在进行村道规划的南指挥村村支书赵生祥备受困扰。一有空,他就跑到大坑前琢磨。回想起多年来不时有外国游客前来观看,他萌生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村民把这个大墓保护起来,然后再利用大墓资源去发展旅游业呢?

  他的思路获得了村委会的赞许。1998年,村委会致函省考古研究所,申请建立“秦公一号大墓”遗址保护点,获得同意后,2000年8月1日省文物局又批准了村里建设大墓遗址博物馆的请求。仅仅7天后,由村委会集资创办的“中国首座由农民办的博物馆”便在鞭炮和锣鼓声中盛大开馆了。

  “县委、县政府对建馆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谁也不知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但首创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政府也希望他们能摸索出一条路出来。”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艾满劳说,为了筹办好当时的开馆仪式,县上还派出了一名副书记专门负责。

  “当初说得多好啊,等博物馆发展起来了,村里可以建医院、盖游乐设施,孩子能免费上学,可现在什么也没有……”

  当时的南指挥村,是“比差村强一点,比好村差一些”的中不溜村。全村2500人,年人均收入还不到千元。要建设博物馆,没有钱怎么行?可是要集资,谁又愿意把钱往长不出庄稼的地里投。有些村民还说,保护大墓是国家的事,国家都不管了,咱农民急啥。话虽这样说,赵生祥还是苦口婆心地给村民们做工作,劝说大家要懂得发挥村上的资源优势,不能端着金饭碗找饭吃。最终,全村有60户集了资,总共达70多万元。

  “那是老赵的个人信用起了作用,要不谁会往里放钱。”一位镇干部说,赵生祥干了几十年村支书,很多事情都很有眼光。像村里近6米宽的路,就是20年前赵生祥规划的,非常有远见。

  可开馆后的经营状况却令人失望。由于游客稀少,尽管门票价格从最初的5元涨到10元、15元,但博物馆每年的收入却总徘徊在4万元左右。

  何文斌老人是南指挥村村民,一直负责收门票。他说,从省市的游客到国外游客,很多来了都不买票,有的还搞价,从15元一直搞到2、3元。但即便如此,他也都让进去了———“毕竟有一个是一个嘛。”老人说,天暖和一天还能有七八个游客,天冷的时候,十多天见不着一个游客。

  有限的收入只能维持博物馆的基本运转。6年来,馆长赵生祥从没领过工资,5位馆员也是村里找来的,每天8元工资,实际上也领不到。

  收入差已令赵生祥发愁,更让他着急的是得赶紧给“秦公一号大墓”搭建一个防护棚,否则不仅陈列的木匣会被雨水淋坏,整个遗址也会受影响。但是,尽管赵生祥不断向县上、市上、省上申请文物保护经费,却一直没有结果。无奈之下,他开始四处活动,招商引资。可是,谈的过程中,先后十多位广州、上海的投资商都在文物的所有权上卡了壳儿———“人家要拥有发掘出的文物的所有权,我能答应吗?那都是国家的!”。

  当然,引不到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地。由于投资将会面临复杂的土地手续,所以很少有投资商会轻易涉足。没办法,他寄希望于银行贷款,可是,由于银行认为他们搞博物馆不是扶持项目,根本不搭理他。

  赵生祥只好再在游客上下功夫。他总结游客少是因为馆内的陈列品过少,于是他想到了大墓东南边的车马坑。

  车马坑里埋有20排车,按每排8辆车、每辆车4匹马计算,坑里有160辆车和640匹马。堪称全国迄今最大的车马坑。但挖车马坑也要上百万元经费。2003年,他再次说服村里的10位村民,以他们个人名义贷出了30万元作为投资。有了钱,他找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要求合伙发掘车马坑。

  “老赵说找到投资了,要挖(车马坑),我们就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申请,谁知批准开挖后,没多长时间资金就跟不上了。”省文物考古所现任所长焦南峰说,当时车马坑已经快挖好了,资金没了,就没法再挖。2004年国家专家组过来检查,认为发掘还不具备条件,就彻底叫停了车马坑的发掘。

  而停工时挖掘的深度距下面的木车、殉马只剩下5米。眼看希望化归泡影,赵生祥振兴博物馆的努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

  为了给惨淡经营的博物馆种下点希望,赵生祥买回了数百棵桃树种在了博物馆院内。

  2005年年底,在南指挥村新一轮换届选举中,做了30年村支书的赵生祥头一次尝到落选的滋味。

  不少村民指责他没能兑现当初建博物馆时给大家的承诺。“当初说得多好啊,等博物馆发展起来了,村里可以建医院、盖游乐设施,孩子能免费上学,可现在什么也没有……”

  因为民办性质,国家拨下的380万迟迟不能到“农民博物馆”手上

  愈发不景气的博物馆令很多村民失去了耐心。已经58岁的赵生祥不仅要为博物馆建设想法筹钱,还要时不时面对上门要钱的村民。

  当初村委会建“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向60户村民集的70万元,之后,村上又以各种形式陆续投入了200多万元,但博物馆收入不佳,还钱便成了难事。

  每次街上被村民堵住,赵生祥总是笑着问:家里遇到啥事了,真的急需要钱吗?不急的话,能不能再缓缓?听到这话,并不急着用钱的村民也就作罢了,真急着看病、交学费的,赵生祥就给人家“拆东墙补西墙”。还好,淳朴的农民并没有硬逼着赵生祥还钱。村民赵生亮说,当年自己出了一万元,找老赵要了好几次,但看老赵也不容易,就中途作罢。

  这样的日子令赵生祥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肖晓东曾是南指挥村的包村干部。博物馆还没建时,他常和赵生祥一起喝酒、谈天说地。可近两年,他觉得赵生祥仿佛变了一个人,“话少了,也不见笑了,走路都是低着个头……”。

  面对苦苦支撑的博物馆,2005年下半年,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终于下拨380多万元文物保护经费用于大墓遗址保护。可是,钱到了宝鸡财政,却迟迟发不下来。由于博物馆属民办性质,钱却只能拨给事业单位,赵生祥干着急没办法。“体制卡着,政府的钱拨不过来,谁也没办法。”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讲,国家的钱到底拨到哪里去了,是要进行审计的,由于“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是民营性质,根本就没有途径拨下去。

  民办博物馆被收归国有———“总算嫁出去了”

  尽管“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一路坎坷,但它的存在,对村里还是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以前,谁知道咱这地方是干啥的,现在都知道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村民何焕利说,村民以前喜欢看热闹,一有个外国人,都要围上去看。现在来了外国游客,大家再不围了,也礼貌了很多。

  艾满劳认为,在当地,博物馆发挥了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也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但从目前看,在技术、资金和专业素质上,民办博物馆都是缺乏的。尤其得不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对发展十分不利。

  早在1988年,包括“秦公一号大墓”在内的雍城遗址便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国家文保专项经费是国库支付的,不能直接拨给民办博物馆。有人认为,若把国家的资金批给民办博物馆,未来国家和个人(经营者),利益该怎样分成?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民办博物馆能否获得国有专项资金支持,一直存在分歧。

  今年7月,问题的解决终于有了希望。根据7月14日宝鸡市编制委出台的文件要求,民办性质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将更名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而更名后的博物馆隶属宝鸡市文物局,科级建制,人员编制5名。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收归国有,也是为博物馆畅通渠道的一种努力。因为体制转换了,资金在渠道上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对即将被收归国有,赵生祥说以前从没想到。不过,博物馆能变成“国有”,却令他十分放心。因为一旦解决了体制上的问题,博物馆就能切实得到政府的财力支持。另外,村民的投资会被政府考虑。

  “现在,总算是嫁出去了。”赵生祥笑着向记者强调了两遍。

  另一个启示:也是“农民博物馆”,却经营得红红火火

  就在赵生祥觉得可以放下担子的时候,距其百余公里外的另一家民营博物馆———大唐秦王陵却在发生另一番变化。

  大唐秦王陵位于宝鸡市北坡公园顶的陵园村。在宝鸡市的14家博物馆里,只有它和“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属于民营。

  秦王陵是唐末秦王李茂贞及夫人的合葬陵寝。2003年由当地农民建成开馆后,尽管馆内保存有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地下飞檐古建端楼,栩栩如生的砖雕以及生动曼妙的唐代乐伎图,却一直经营状况不佳。

  “每年的收入也就在10万元左右,这些钱能够运转,就已经不错了。”秦王陵办公室主任张宝鼎说,连续多年经营不善,游客稀少,直到勉强支撑到了去年年底,才开始出现转机。

  “原先的投资商撤资,新的投资人进来,整个经营思路变了,情况才终于大有改观。”新的投资商把广告宣传放在了首位。馆里一方面把业务办事处设在了西安,招揽西安和国外游客,一方面在电视台、报纸、甚至高速路边的广告牌上打出广告。果然,仅半年时间,就产生了变化———门票收入从以前每年10万元上下的收入,变成现在每月10万元,其中5月一个月,收入近20万元。而前期所有的广告投入,不过百万元左右。

  “我们也面临体制上的难题,上面的资金下不来,怎么办,还得靠自己。”张宝鼎说,以前2号地宫渗水,文物局下通知要修,可就是没有钱。现在不同了,收入增加,博物馆实力也就强了,许多事都能做了。

  “文物保护、发掘是个很费钱的事,没有资金或者资金短缺,都不行。”张宝鼎回忆,早期曾有一个投资商投过一万多元,可是,仅仅收拾了端楼的几块地砖,钱就花完了。吓得投资商钱也没要,就再没露面。

  秦王陵博物馆西侧,有一个别具一格的“石展台”,石头虽个个残缺不全,却很有“遗物”的意味。石头是考古发掘后留下的,没什么文物价值,但博物馆把它们汇集一处,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展示,很有观赏价值。

  在秦王陵博物馆,这样的展示还有一些。博物馆在经营上的确下了功夫,而形成的“良性循环”也给其带来滚滚财源。

  相比之下,“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在经营上无疑存在不重视宣传,管理跟不上等诸多不足。但最关键的,还是管理者的整体素质跟不上。据了解,遗址博物馆里的5位馆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除赵生祥是高中毕业,其余两人初中毕业,两人仅念过高小。

  民办博物馆“招安”后能否走出困境?

  就“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改制的具体情况,记者日前找到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他说此事还在运作当中,具体怎样实施,还在研究。不过,赵生祥分析,即便收归国有了,可能经营上还要靠村里,上面派来的文物工作人员管技术和保护。可究竟怎么转换、安排,他还不清楚。

  但是,体制转换后,“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吗?这个问题,恐怕还很难回答。据了解,陕西140多座博物馆,除了几个大型博物馆效益不错,大部分处于维持状态。其原因就是资金有限、经营水平跟不上。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的马力介绍,以前全省每年只有660万文保经费,而这些钱又主要用在全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上,用不到博物馆上。

  “按文物法规定,县一级博物馆是要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可很多县本身就是吃财政的,出不了这个钱。因此很多县级博物馆都纳不进财政预算。”马力说,这就是当前博物馆的现状。

  “发展任何事业,资金都是大问题,如果民营资金充裕,运营灵活,也能做得很好;收归国有后,渠道是顺畅的,但如果政府资金缺乏呢,也照样面临同样的经营问题。”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的赵强说。

  在具体改制方案没有出台前,究竟“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在收归国有后会出现何种变化,能否走出困境,目前还不得而知。所幸大墓的墓圹加固方案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车马坑大棚搭建方案正在审批),而“秦公一号大墓”也被定为国家“十一五”的100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随着政府的专项投入,相信今后的遗址保护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本报记者潘京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