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建言西部大开发六大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10:39 新华网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实施以来,六年时间过去了,这期间成效如何,又有着怎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哪里,今年9月5日召开的全国政协“推进西部大开发”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们根据自己的调研对西部大开发如何继续深入进行下去提出了众多观点。本网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个归纳,以飨网友!

  

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建言西部大开发六大热点

  宁夏成熟待摘的枸杞,展现着诱人的红色。新华网 荣忠霞 摄

  西部大开发·需要稳定的资金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杨先明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杨先明委员建议:发行西部开发国债,解决西部大开发资金问题。为适应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需要逐步减发长期建设国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又很繁重,没有国债资金的支持不行。“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考虑在不增加目前国债总规模的前提下,逐步减发面向全国的长期建设国债,恢复西部开发国债的发行。每年减发多少长期建设国债,则新增多少西部开发国债。”西部开发国债重点用于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而不投向竞争性行业和产业,因此发行西部开发国债,既符合西部开发的实际需要,又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总体要求。详细》》

  杨先明委员建议:研究建立西部开发政策性银行、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资金渠道。详细》》

  相关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投入西部地区财政性建设资金达5600亿元,国债资金3414亿元,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西部大开发6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2亿美元。

  西部大开发·需要发展特色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王志宝:出台政策支持西部发展特色农业

  王志宝委员:我国农产品市场主要在东部,如果西部的农产品都是“大路货”,农业的效益肯定就低,就缺乏竞争力。而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生产特色产品的优势。详细》》

  国家应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特色农产品质量好、产出多、名气大的优势产业带,建设一批既有生产条件,又有加工能力,既立足国内市场、又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基地,形成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集群”。

  国家可考虑出台相应政策:一是税收优惠,减征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完善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进项税抵免的操作办法;二是财政补助,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技术引进或改造等,国家每年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助;三是金融支持,在农业银行设立专项,为西部地区中小龙头企业发放专项贷款,国家财政给予贴息。

  考虑到目前农民在特色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得到太少,搞生产不如搞加工,搞加工不如搞销售,建议鼓励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组织,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好处。 详细》》

  阿不都卡德尔·乃斯尔丁委员建议: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远景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国陆上资源量的30%、34%、40%。他建议将新疆建成中国重要战略资源接替基地。今后五年,新疆将发展油气深加工项目和煤电、煤化工基地,走资源工业发展的新道路。详细》》

  相关背景:

  未来5年我国政府将在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与文化产业等6类特色优势产业,并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特色资源加工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

  西部大开发·需要兴教育留人才

  

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建言西部大开发六大热点

  青藏铁路建设中,运送铺轨材料的机车运行在已经建设完毕的路段上(新华社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刘新成:建社区大学缓解“人在西部心在东部”

  刘新成建议:当前义务教育后的各类教育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从教材、考试、评价到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是以东部大城市的标准为价值导向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忽略了对西部和农村广大地区的了解,使受教育者的视野局限在城市化的范围之内。“东部城市导向引发的结果是,出现人才过分流动和人在西部心在东部的‘候鸟’现象。”

  “开发西部最核心的资源之一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依托教育、人事、经济、社会等项制度的综合创新和完善。为此,我们希望,国家和西部各省区市应该加大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把西部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研究相关的观念、需求、法律、法规、政策、体制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使西部开发战略能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西部发展的千秋大业奠定最重要的基石。”虽然西部不少地区得到了经济上、人才上的计划性补助与支持,但这样的补助主要是输血型的,地方人才的造血机制未能得到根本性发展,西部人才培养的体系尚未取得实质性进步。为了在西部打造所需各类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基础平台。

  刘新成建议,可以通过布局调整和政策引导,调动政府、企业、民间乃至国际组织的积极性,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地县一级地区,建立二至三年制社区大学,并使之与四年制大学建立学历互认和学制衔接的关系。“社区大学”在经营中,一方面要突出教学与研发职能,在学术上与正规的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建立联系,以确保大学基础教育的水平,保证一批学生毕业后能升入正规大学的三年级继续深造。另一方面,要突出其职业性,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关系。同时,紧密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孵化器、实验室、科研推广中心等,更及时准确地培养地方急需和对口的专业人才。 详细》》

  相关背景:

  基础教育的地区差距,集中表现在教育经费上,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是中西部的近两倍,其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高达4-5倍;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据统计,过去的20多年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东部迅速飙升,西部大幅下降;高校的招生数量相对于各地人口比例来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招生与人口比,最高达2.6%,最低仅为0.5%。 详细》》

  西部大开发·需要做好生态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 段应碧 等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应“反弹琵琶”

  段应碧委员:“‘反弹琵琶’就是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帮助农民建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口粮田,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吃饭问题。”段应碧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解释说,“农民有饭可吃,就不需要再上山开荒或毁林复耕,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恢复,生态建设的成果也能得到巩固。” 详细》》

  彭于发委员:“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同时,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搞好各项配套建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详细》》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杨邦杰 等人西部大开发亟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杨邦杰常委建议:“从国家生态安全考虑,有必要从建设长江黄河生态屏障的战略高度出发,变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项目为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等长期政策,使为长江中下游发展作出贡献的川西北地区人民得到相应的补偿。”详细》》

  陈雅棠委员:黄河上游湿地牧区,例如甘肃省玛曲县湿地草原干旱、退化、沙化严重,涵养水源功能及对黄河水量的调节补充作用正逐年减弱。他建议:国务院应在黄河上游湿地牧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严格的牧畜限养制度,国家每年给牧民补贴一定的费用,并限养牦牛数量,对超牧者应酌情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这样做既可满足牧民对肉奶的日常需求,又可减少湿地草原的载畜量,有利于湿地功能得到逐步恢复。” 详细》》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唐世礼说:“西部生态的总体仍在继续恶化。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生活在7万平方公里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地区,这对在石缝中求生存的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因为按现在的石漠化侵蚀速度,50年后他们将无地可耕。”他建议,生态补偿的方式之一是建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用于西部生态建设项目的信贷担保和贴息。在国家安排生产力布局时,将国家的重点工程,尤其与西部资源有关的石油、煤化工、磷化工、电解铝生产及深加工尽可能在西部安排并就地延长其生产链,尽可能将附加值留在西部,同时关注环保工程。详细》》

  相关背景:

  2000年至2005年,中央累计投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1220多亿元,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三峡库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工程450多亿元。局部地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开始下降,实现沙化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的转变。 详细》》

  “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将坚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积极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工程。详细》》

  西部大开发·需要搞好资源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 寿嘉华“富饶的贫困”突出

  寿嘉华委员:“与资源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突出,一些地方‘抱着金碗讨饭吃’,有些地方甚至‘开发了资源留下了污染和贫困’。”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也愈发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低起点、低技术水平、作坊式的开发模式是其重要原因。

  他建议,规范西部资源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水平,加强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淘汰不具备资质的市场主体,建立有序竞争、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形成市场决定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机制,政府控制的价格应充分体现资源地的合理利益,对新增的资源初级产品,切实多留一部分在当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改革现行资源税费体制,将现行的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完善征收管理办法等。详细》》

  

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建言西部大开发六大热点

  广西防城港市西湾航道工程开工现场 周华 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段应碧 等人调整资源税标准和分配比例

  段应碧委员:“我在调研中发现,西部地区有一个乡,每天开掘、输送出去的资源价值30多万元,而当地百姓年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行的资源税标准和分配比例应当调整,让西部百姓更多享受到资源开发的好处。”详细》》

  寿嘉华委员: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资源价格合理、培育吸纳就业和利润合理分配。我国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资源税税率较低,一些重要资源留在当地加工少,尤其是中央大型企业主导的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关联度不高,与农民增收严重脱节。详细》》

  陈雅棠委员:提高西部矿业大省资源补偿费的地方分成比例,由现行的中央、地方各半,改为中央占40%、地方占60%。详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阿不都卡德尔·乃斯尔丁:提高油气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同时调整国家与地方在资源补偿费上的分配比例。新疆现行石油资源税仅为14元至30元/吨、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率仅为1%(国外为10%至16%)。应将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调整为从价计征,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为8%至10%,将民族自治地方上缴中央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全额返还或中央与地方按2:8的比例分配。详细》》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丰厚的资源并没有给资源省份带来更多的利益,不仅造成了利益分配不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资源开发企业在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支付给地方,作为农民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补偿。”详细》》 相关背景:

  我国将加大西南三江地区等重要成矿区铜、锰、铅、锌、银、金等矿产的调查评价力度。加强青藏地区、鄂尔多斯盆地等主要含油盆地综合研究;开展新疆吐哈、青海柴达木、内蒙古海拉尔等含煤盆地的煤炭资源调查与评价。加大西部资源接替区选区研究和综合评价,提出一批资源接替基地,建立一批国家矿产资源规划区。详细》》

  西部大开发·需要缩小公共服务差距

  

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建言西部大开发六大热点

  西部农民增收道路越来越宽。(重庆日报记者 鲁道新 摄)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潘贵玉:尽快尽可能缩小东西部公共服务差距

  潘贵玉常委:“西部地区社会事业方面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不仅极大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造成了公民在发展起点及终点上的严重不公,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缩小的话,那么,地区之间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应当尽快尽可能地缩小。”

  国家加大西部地区社会事业投入,尽可能在资金、布局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比如,在学校建设、校舍维修方面,中央财政对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投入的分担比例可更高些;在规划乡卫生站建设和配备设备时,要考虑到西部有的乡比东部几个县的面积还大的实际,在资金和设备上给予更多支持等。详细》》

  相关背景:

  西部边远山区农民缺医少药,基本上是“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西部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东部农村的70%;县级综合医院设备原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乡镇卫生院设备原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详细》》

  西部大开发·六年间

  “初见成效”但地区差距仍在扩大

  西部地区GDP2005年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和6.8%,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局部地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开始下降,实现沙化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的转变。详细》》

  “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突出要求

  今年以来就“推进西部大开发”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调研的段应碧告诉记者,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一直着力强调的,实施得比较好,需要继续推进,而根据西部当前发展形势,“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应该放在一个比以前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详细》》

  资源加工产业成为未来着力点

  与东部地区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和自身雄厚经济基础,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远离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基础薄弱。西部利用外资的比重仅占全国4%多一点,出口额仅占全国3%多一点。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何在?详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