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陈水扁出招反"倒扁" 制造其他议题转移民众视线(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1:17 国际在线

  惯常:多招转移民众视线

  一遇到危机就设法转移焦点,似乎是陈水扁的拿手好戏。在“倒扁”风暴下出访,他自然是不断采取“制造其他议题”的方式,希望能转移岛内“倒扁”群众的视线。

  首先,要把问题转移为“法律问题”。陈水扁是律师出身,很懂得如何在法律的繁
琐条文中找漏洞,并将焦点转移到一些细节的争议中。他很清楚,只要将“倒扁”变成“陈水扁有罪才能倒”的法律问题,就可能暂时脱身了,因为这可能要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因此,出发前,他就特地攻击马英九,认为马英九核准24小时不间断的静坐示威“是违法的作为”。此外,他还把施明德基于他贪腐才“倒”他,说成施明德“要求马上实施内阁制”,因为他做不到才引发施明德的不满,还由此谈到台湾应当“制定合身的新宪法”,说他未来20个月,要做40个月的事。

  第二,挑起“金援”话题。陈水扁这次出访特地透露将以“八大案”“协助太平洋盟邦”,表面上看起来是要让泛蓝有机会攻击他“滥用金援”,其实也是他“转移焦点”的招数之一。只要泛蓝与“倒扁”民众将焦点转移到“金援”问题,他可以辩解的空间就非常大,更何况他并没提出“援助数目”,台湾媒体这两天所说的30多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大多是泛蓝“立委”的揣测。所以,陈水扁5日很轻松地以一些空洞原则来说明“怎能不援助盟邦”与“我没有带支票簿、绝不会开支票”等,化解对他“浪费国库、金援小国”的指责。

  第三,有意无意扯上美日,顺便攻击大陆“打压”。这是陈水扁转移视线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对于美方拒绝陈水扁搭“空军一号”过境关岛,陈水扁说,这是意料中的事,“不论谁执政、谁当总统都一样”。他说,如果因为美方不同意“空军一号”过境就取消过境,问题会更复杂,所以他宁愿调整飞机。他还说,美方已经准备好了,包括“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会去关岛迎接,如果不去会很没有礼貌,“这种事只能发生一次,不能每次这样做”。他认为,台湾跟美日关系很好,“我们没事”。陈水扁5日在帕劳接受日本富士电视台专访时还表示,台湾高铁将于今年10月通车,那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已卸任,他希望邀小泉到台湾出席通车典礼。此外,他还表示安倍晋三对台湾很了解、很友善,他跟安倍晋三是好朋友,如果安倍未来出任日本首相,“对台海局势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会有助益”。他还不忘提起大陆,说大陆不只在南太地区,在中南美洲与非洲也“打压”台湾。不过他吹嘘说,这次开会选在帕劳,大陆不论怎么施压都没用。

  第四,打感情牌,一边拉各种“朋友”一边诉苦。陈水扁吹捧基里巴斯总统是“福将”,“上次一来台湾我就当选”,还说什么这次虽有人劝他不要“出访”,派代表来就行,但首届“南太友邦元首高峰会”是他促成的,他一定要来,而且觉得“来对了”,相信他回台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听到帕劳总统说“我们六个勇士(南太六国元首)也会全力挺你”,他更是笑得开心。他还希望今年年底前,再举办“非洲友邦元首高峰会”。另外,陈水扁说想跟李登辉见面,强调李登辉很关心经济问题,这跟他所提的几大目标是一致的。陈水扁还表示,他一度要取消乘“空军一号”,但看到空军机组人员准备很久又很兴奋,才决定不改主意。而他自己则为了“拼外交”非常辛苦,前一天晚上“只睡了4个小时”。在第一天的晚宴上,看到图瓦卢新政府为财政困难而愁眉苦脸,陈水扁突兀地说:“事情如果可以用钱解决,都好解决;像我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钱所不能解决,所以只能选择忘记。”

  第五,用媒体大作宣传。有消息称,路透社、日本富士电视台、《每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媒体都有记者随行出访,“总统府”还安排时段,让陈水扁分别接受这几家媒体专访。尽管“新闻局长”予以驳斥,但岛内平面媒体还是用“绑架国际媒体”的字眼当标题,指出这些媒体原本只申请在台北专访,不过“总统府”却告知专访必须在帕劳进行。

  几天下来,台湾媒体对陈水扁出访的注意力,已经明显重于对“倒扁”的注意力,报道出访的消息,也远多于报道“倒扁”。陈水扁5日下午的记者会,台湾的5家无线电视台都没实况转播,但7家有线电视新闻台中有5家转播。虽然这与以往陈水扁出访时经常是无线、有线电视台都同时转播的状况相比已大为逊色,但这5家电视台用两个多小时播出记者会实况,让陈水扁一再大放厥词而没有任何反驳与批评,已经可以被视为是陈水扁在宣传上的“胜利”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