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康农民大发蚕桑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6:54 华商网-华商报

  

安康农民大发蚕桑财(图)

  绿色的桑叶,承载着纯朴村民养蚕致富的希望

  本报记者陈春平摄家里盖起了宽敞的楼房,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8月30日下午,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双椿村村民王仁春乐呵呵地说:“操办这些家事的钱,都是养蚕挣下的!
”村里一些老资格的养蚕户和老王一样,都尝到了兴桑养蚕的甜头。

  兴桑养蚕富民兴农新选择

  王仁春今年52岁,养蚕已经养了30多年。用老王自己的话说,“我跟养蚕有缘”。在大多数村民的眼里,王仁春不仅蚕养得好,而且养蚕的眼光也很独到。

  据村民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当时的蚕茧市场不景气,蚕农收的茧卖不上价。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一公斤蚕茧仅卖7.6元左右。双椿村一些村民看到养蚕挣不到钱,就在2000年春夏之交时,开始拔掉地里的一片片桑树,改种庄稼。但就在这个时候,王仁春非但没有拔桑树,甚至还把家里的8亩水田都栽上了密植桑林。

  事实证明,老王的眼光是正确的。他栽种的8亩桑园成林后,市场上蚕茧价格上扬,一公斤达24元左右,每亩桑林一年的收入大约在3000元以上,一年的纯收入达到1.5万余元,大大高于种粮收入。

  收入不离土,致富不离家。兴桑养蚕,是当前富民兴农的必然选择,安康市蚕桑研究所所长张京国这样认为。据了解,安康是蚕桑生产最佳适宜区之一,也是国家蚕桑主产区,有8个县区基本达到国家基地县标准,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

  张京国说,安康各地有兴桑养蚕的传统,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康目前已初步形成育苗栽桑、制种养蚕、烘茧缫丝的产业格局。但因产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带动力不强,安康的蚕桑养殖业长期处于徘徊状态。

  突破发展蚕桑5年翻一番

  今年3月份,我国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将蚕桑和缫丝生产逐步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省份转移。“东桑西移”给长期徘徊的安康蚕桑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5月底,在市委书记黄玮亲自带领下,安康市部分区县主要领导和市林业局负责人一行12人,赴广西考察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7月20日,安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

  该《决定》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市蚕桑产业要力争实现“四个翻番”:即蚕种发种量由45万张增加到100万张;蚕茧产量由1500万公斤增加到3000万公斤;丝产量由1000吨增加到2000吨;蚕业收入由5亿元增加到10亿元。经过5年努力,使蚕桑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和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使安康成为全国重要的蚕桑产业基地。

  安康市委政研室主任梅书林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给安康蚕桑业发展留出了市场空间,也带来了一些政策扶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安康蚕桑业的内在潜力和延伸空间。

  目前,汉滨、旬阳等8个蚕桑主产县(区)的40个重点乡镇,已筹划支持发展100个专业强村和5万户专业大户。“铺天盖地兴桑,家家户户养蚕”,已成为安康一些县(区)的目标。本报记者陈春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