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药的未来不在大公司诺奖得主穆拉德认为应建立学界与商界的良性沟通合作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7:45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北京9月7日电(记者张懿)诺贝尔奖获得者费里德·穆拉德今天在京表示,大型制药公司将逐渐陷入研发困境,未来新药物分子的发现主要出自学术界,以及小公司。

  穆拉德在参加今天举行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产业发展论坛”时作出了这番预测,同时与会的另一位诺奖得主阿龙·西查诺瓦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他进一步对目前创新药物的研发环境表示了担忧。考虑到目前国内生命科学和新药研发方面的状况,两位诺贝尔
奖获奖者的“高端视角”完全有理由给中国以启示。

  穆拉德以他同时置身在学术界和工业界15年的经验告诉大家,大制药公司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除了临床试验,他们作出的新发现越来越少。他说,15年前,大制药公司把收入的17%-19%投入研发,而现在只有不到12%。穆拉德把此归结为大公司过多注重短期盈利目标。

  穆拉德希望通过加强学术界和商界之间的联系,来为新药研发助力,不过,他对双方合作的现状并不满意:“工业界不了解学界,学界也不了解工业界,双方理应形成合力。”他的意思是:双方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

  西查诺瓦同样看好学术界和小公司的创新前景,同样的,他对目前欧美的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的活动也表示了担忧。欧美高校和科研机构近年来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融资问题,因此无法集中精力于科研。

  西查诺瓦说:“我看到了许多实验室被一分为二,一半搞研究,另一半却像个公司。两部分之间交流非常少。”他表示,学术界和产业界必须分工明确,前者是科研的主体,不能不受约束地和公司合作,并从而获利。科研机构和高校可以在研发完成后,再同企业合作。“这是基本的发展战略,你必须搞清楚你在干什么。”西查诺瓦说。

  基于此,西查诺瓦提出,国家应该给予高校更大的财政支持力度。根据他提供的数据,目前来自国家的财政支持在高校研究经费中的比例为7%,西查诺瓦认为,这个数字至少应该达到20%。对于小公司的前景,西查诺瓦说,小公司要成功,离不开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个好的运营团队、以及持久的大规模资金支持。如果这其中的条件无法满足,那么90%的小型制药企业将无法维持。

  “现在很多科学家都在自己开公司,他们也许没有认识到药物研发的复杂性。”西查诺瓦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