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快闪”行动上海遭遇冷场 上海白领拒绝恶搞用平和心态迎接“十一” 专家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9:21 上海青年报

  昨天下午1点,在恒隆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的“快闪”活动组织者小张依然没有等到一个同伴,眼看着午休时间一点一滴地结束,小张期待中的“众人膜拜恒隆大门5分钟后迅速消失”的戏码最终没能在上海上演。

  由于对层出不穷的恶搞活动产生厌倦,“十一”长假前的各种“快闪”活动普遍遭到上海年轻人的抵制,许多白领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拒绝恶搞,用文明的心态迎接‘十一
’长假”。

  (王佳敏)

  ■事件

  开始一个小时仅3名参加者

  “我连午饭都没有吃,午休时间一到我就跑来了。”拿着代表见面暗号的报纸,这次“快闪”活动的发起者小张独自一人站在恒隆的门口,三天前,他在猫扑上发起了“上海快闪族”的活动,而活动的剧本则设定为参加活动者一起膜拜恒隆大门五分钟,在路人一头雾水的时候,众人再各自迅速分散在人群中。

  由于是第一次“组织”这个活动,小张略显紧张,不时地与过往的行人“对眼”,希望对方能认出自己手中的“暗号”,而捏着报纸的手指也不自然地暗暗使劲。

  直到中午12点20分左右,小张才等到了第一个赴约者。但这名自称网名为“飞天”的参与者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就在恒隆上班,来赴约其实并非参加活动,只是为了图个热闹,“既然现在还没人参加,那我就走了。”到下午一点的一个多小时内,小张也只等到了3名活动者,其他两人都像“飞天”一样由于“看戏无果”而离开。眼看着午休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满心遗憾的小张终于放弃了这次的“恶搞”计划,穿上西装,变回一名上班族,准备赶回公司继续上班。

  ■说法

  组织者遭冷遇在意料之中

  “其实,我搞这个活动主要还是因为‘十一’快要到了,整个人都十分浮躁。”离去前,小张告诉记者,一进入九月后,他整个人就沉浸在了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的期盼当中,“每天工作也没有了干劲,就想快点混过这一个月,好出去旅游散散心。”

  “后来我就在论坛上发帖,说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消沉’,居然发现有很多人都像我一样。”看到那么多人与自己一样患上“假期前焦虑症”,小张就决定将大家一起组织起来搞个活动,寻求一些刺激。而一则“北京12名‘快闪族’闹市跪地向女孩闪电求婚后迅速消失”的消息让小张决定在上海也搞一个类似的活动。

  为了扩大“影响”,小张分别在猫扑、天涯的白领论坛内分别发帖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但帖子一出,就遭到了许多人的回帖反对,并希望小张能取消这个“街头闹剧”,“所以,虽然我仍然坚持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但这次活动‘流产’也是在我的料想中。”

  青年白领恶搞应该有限度

  在小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内,记者看到了一名来自天涯论坛的网友juvial写给小张的邮件,信件上不仅表示“恶搞无意”,同时也希望小张能取消这次快闪行动,“都是成年人,应该以成熟的心态面对假期前的焦躁,以平和的心态等待‘十一’到来。”

  记者随后在各个“恶搞”论坛内发现,由于“十一”的临近,各式各样的恶搞策划层出不穷,但几乎都遭到了白领反应冷淡的境遇。

  一名来自pchome“快闪讨论区”的网友告诉记者,目前,上海许多快闪论坛都出现组织热,反应者冷的情况,“你看我们的‘快闪活动板块’,几乎都已经快被荒废了。”

  而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许多上海白领都已经对恶搞产生了厌倦感,在陕西北路上班的顾小姐告诉记者,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每天上网都会发现层出不穷的恶搞,时间久了,就会对恶搞产生厌倦感,“恶搞也要有个限度,总是搞这类活动毫无意义。”

  ■专家

  年轻人拒绝恶搞回归理性是种进步

  对于白领纷纷拒绝恶搞,并呼吁用平和心态迎接“十一”长假的做法,复旦大学社会学家胡守均认为,这是上海年轻人的一个不小的进步。“恶搞刚刚出现的时候,年轻人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参与是可以理解的,年轻人通过‘无厘头’的游戏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同时,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寻求社会的重视。”

  “但恶搞毕竟是恶搞,没有任何的社会价值,上海的年轻人能自发地拒绝恶搞,回归理性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相关链接

  快闪族

  “快闪”最早起源于2003年5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5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朝拜一条机械恐龙,5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快闪族”是指一群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但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聚集后,在同一时间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