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找水老人 在大旱灾结束前逝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4:33 法制晚报

  

找水老人在大旱灾结束前逝去

  陈文朝生前所养的小狗仍在默默地陪伴着主人百年不遇大旱席卷重庆 小山村里的机井可能断水 村组长在44.2℃高温下顶着烈日清理老井

  找水老人 在大旱灾结束前逝去

  五天以后当地普降甘霖 村民排长队为老人送葬 小村没有一个家庭因为缺水而发生饮水困难

  今晨6时,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重庆上空有小雨,气温22℃。3日内,这里还将经历一场暴雨过程,最低气温将跌至15℃。

  那场持续了几乎整个夏天的大旱正在远离这个城市,而陈文朝——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农民的名字,却因这场百年大旱中出现在当 地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上。也许,许多年后,在回忆起这场旱灾时,人们会记起陈文朝——这个在44.2℃高温下为给村民掏井不幸遇难的村组长……

  村里可能会断水

  老组长掏井备用

  如果说村组长也能算得上是官儿的话,那也一定是中国级别最小的官儿了。在重庆市铜梁县大庙镇小坡村,第七村小组组长陈文朝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儿。

  如果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没发生,65岁的村组长陈文朝可能会在这个“官位”上继续坐下去。然而,干旱加高温的极端天气袭 向了重庆,席卷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人们的生活,注定会发生改变。

  8月31日,铜梁县发布了当地历史的最高气温:44.2℃。村民们说,那天的太阳出来后,就邪乎得像“开了鼓风机”的锅炉,又毒又热。

  陈文朝的侄子陈明康回忆说,那天早晨6点多,陈文朝就起了床,然后拉着他一起去掏村东头的那口老井。陈明康十分不解,陈文朝就说:“还在旱,弄不好,村里的几口机井要断水,把老井重新掏干净备着,免得到时30多户人家没水喝。”

  俩人匆匆喝了几碗稀饭后,陈文朝戴上草帽,提着水桶、木梯、铁铲直奔那口老井去了,陈明康则先去办了点事,然后才去帮忙。

  至今,陈明康仍有几分内疚:因为井深,架着的梯子不稳当,陈文朝拒绝了侄子提出的下井要求,自己钻进闷热的井里一干就是近5个小时。

  井掏净人中暑 老人匆匆离世

  在井下,陈文朝先把井里的杂物用桶一点点掏去,又用铁揪继续挖井底,希望井底能冒出更多的水。

  “当时,井下的温度至少超过了60℃。”陈明康说。也许,连陈文朝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在积蓄着能量。

  当天中午12点多,看到了老井已经被掏干净了,叔侄俩才回家吃了午饭。

  “我一大早就买了3条鱼,我叔吃了两碗米饭,吃完就说要带上石灰去把井消一下毒。”当时,陈明康还曾阻拦过陈文朝,说天儿实在是太热了,但却没有拦住老人,陈文朝独自一人拎着半袋子石灰去了井边。

  大约一个小时后,陈文朝悄没声响地回到了家中。

  “我先是听见砰的一声,然后看见他倒在床边的椅子上,脸色特别难看!”陈文朝的嫂子袁由碧看到这一幕,马上跑进屋子,发现陈文朝全身冰凉。

  “肯定是中暑了!”袁由碧急忙给医院打电话,又喊来邻居蒋传珍帮忙。

  陈文朝很快被送到了大庙镇卫生院。当日17时40分,因中暑引发脑溢血,陈文朝不治离世,消息传回村里,很多村民失声痛哭。

  受罚村民不怨恨 医院抬回老组长

  “我不会恨老陈的!”在小坡村,被陈文朝罚过款的村民张明全这样说。

  小坡村有500多亩山林,赶上这么大的旱情,稍有不慎干枯的树木碰上一点火星儿就可能引发火灾。

  就在出事前半个月,因为张明全在家门口点着了一堆垃圾。听说了这件事,承担山林巡护任务的陈文朝立即带着两名巡山员找到了张明全,对他表示上面明令不准在外生明火,所以要按相关规定罚款。

  张明全恳求陈文朝别罚了,可陈文朝表示抗旱、防火是死规定,违反了必须要处理,最终,张明全还是交出了100元罚款。

  “我不会恨老陈的!当时心里确实不高兴,一百块钱能买几十斤肉呢!”但是,听到陈文朝进医院的消息后,张明全却哭着跑了去,把陈文朝已经冰冷的身体抬回了村里。

  老井中打出清水 灵前祭奠掏井人

  “我叔叔常常早晨不到7点就出门上了山,很晚才能回来,他还常常一个人带着手电筒,夜里到组里的各家各户去查看,生怕不注意出了事儿。”陈明康说。

  直到陈文朝去世,小坡村没有出现过一次火险。这些日子里,陈文朝一直负责村里机井的维修,这些机井是保障村民喝水的生命井,而在这场旱灾中,小坡村没有哪个家庭出现过饮水困难。

  9月1日,被陈文朝掏干净的老井中打出了第一桶水,村民们把从这个井里打出的水用碗盛着,洒在了陈文朝的灵前。

  9月2日,小坡村出现了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

  这一天,是陈文朝下葬的日子,每户村民都自发地派出代表来为陈文朝送行,村民们把陈文朝安葬在了一处山坡上,这个山坡,离那口他亲手掏干净的老井只有一百来米远。

  他们还准备在陈文朝掏的老井旁立上一块碑,就叫“文朝井”。

  记者手记

  每月补贴只有32元

  在小坡村,村民们告诉记者,陈文朝掏的那口井也是他10年前挖的。那一年,也有一场干旱降临到这个小村。

  在陈文朝遇难后,他没有留下更多的钱物,在一本工作笔记里,认认真真地记着组里的人口统计、每户的受灾情况等。

  从1974年起,陈文朝就一直当着这个中国最小的官,推都推不掉。

  村民们还记得,他牵着自家的牛给别人义务耕田;村民们还记得,他扣掉了别人多给他嫂子记的工分……而他每月的补贴,却只有镇政府给的32元。

  陈文朝去世5天后,重庆普降甘霖,这场喜雨同样也洒在了陈文朝的墓上,而这个普通村组长的名字,也因百年大旱而留在了重庆人的记忆中。

  文并摄/本报特派记者 廖洪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