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中国海:“合作之海”如何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5:16 世界知识杂志

  张明亮

  南中国海,国内通常称为南海,位于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文莱与菲律宾等国之间。特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包括传统能源石油天然气和新型能源可燃冰)决定了其重要性;周边几方对该海域中一些岛礁的主权要求又使其成为国家间 博弈的场所;而多变的国际形势与复杂的国际关系又使南中国海局势多有变数。冷战期间的武装冲突与冷战后十多年
间的外交 摩擦就是明证。不过,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2年《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以后,南中国海局势有了新的走向。

  “定海神针”:

  《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

  和平解决南中国海岛礁的主权争端,维护南中国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直是周边国家努力的方向。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南中国海危机出现时,中国同东盟开始踏上寻求稳定南中国海局势的漫漫历程。此间,既有双边的努力,如中越 、中菲、中马、菲越、菲马、越马间的双边协商;也有多边的努力,如东盟各级别会议、印尼主持的“处理南中国海潜在冲突 会议”等多种渠道。经过三年多的磋商、运作,最终在2002年达成一致。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金边签署了《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既是对之前南 中国海局势的总结,也为未来南中国海局势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宣言”强调: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各方要保持克制,不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各方承诺和平解决争端,并 加强沟通和交流。

  “宣言”虽然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各方领导人一言九鼎的承诺,却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因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宣言”背后的意义:它反映了中国与东盟诸国间关系的新发展,也是互信的新见证。

  对该“宣言”,各国政要大加赞扬,各家媒体也不惜笔墨予以报道和评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宣言”的不足之处: 首先,它毕竟仅是一份“宣言”——这是“准则”不成,求其次的结果,从最初设想的“行为准则”蜕化为“行为宣言”;“ 宣言”缺乏约束力,仅靠道德力和君子精神来维持,且复杂的海上问题还远未解决。其次,重要的一方——我国台湾未被包括 进去。第三,在地域范围上的难题,最终只是模糊地解决,且措辞运用也是含糊的。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同周边国家签署 这一“宣言”,意味着中国在主权立场上的倒退。不过,客观地说,中国此举是牺牲局部利益换取整体利益、牺牲短期利益换 取长远利益的战略举措,利大于弊。

  越南:新主权“证据”、

  旅游新线路、修建跑道

  “宣言”已签,各方理应“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但“宣言”签 署之后的事态发展并不如此。

  对“宣言”精神的挑战首先来自越南:提出新主权“证据”、在争议地区开辟旅游线路、修建飞机跑道等。

  越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了主权要求,也是目前控制南沙岛礁数目最多的国 家,并仍不放弃对中国西沙群岛的主权要求。2004年初,有越南媒体称,越南学者将公布有关其对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主 权依据的新资料,但并没有说明是哪些具体材料和研究到何种深度。对此,中国学者进行了坚决回击并据理指出,不管是怎样 的“证据”,都无法改变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归属中国的事实。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是旅游的好去处。马来西亚较早在其所占据的南沙岛礁开辟了旅游线路。2004年,越南也向 其控制的南沙岛礁派出了旅游团,意在宣示“主权”。2004年4月,第一个百人观光团到南沙群群岛游览,他们参观了越 南所占岛屿的一些风光景点和岛上的探油设施。越方称,首次为试办性质,全为越南游客,但未来可能将对外国游客开放。有 报道说,是越南国防部经济司负责处理此事,游客行程由一家军方经营的公司安排。

  对此,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应,指越南这种做法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要求越方恪守《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年5月,越南在南沙群岛的南威岛修建飞机跑道一事再次引发了南中国海权益之争。中 国与菲律宾均再次要求越南遵守“宣言”精神。

  台湾因素加剧了

  问题的复杂化

  与中国大陆一样,台湾也主张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并认为断续线内是中国的“历史性水域”。目前,台湾控制着南 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然而,台湾在南沙群岛及其水域的活动被越南指责为“侵犯行为”。

  首先是2004年3月,越南外交部指责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修建建筑物,称台湾此举侵犯了越南“领土”。越 南外交部发表的声明称,台湾一艘快艇3月24日将八名工人运到南沙群岛的一个岛礁,并在那里建起了一间房子。越方指责 台湾此举妨碍了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并警告台湾要承担严重后果。

  其次是2005年底曝光的台湾在太平岛修建飞机跑道一事,也遭到越南“抗议”。事实上,太平岛修跑道早在2005 年中已经秘密展开。事情曝光后,岛内朝野也曾展开激烈争论。在野的

国民党指责行政当局“行为不当”,并称此举易引发区 域争端,还指出在太平岛修跑道是为了讨好陈水扁,因为之前陈有意在“卸任”之前到太平岛,而修跑道是为了讨好陈。

  对于修跑道的原因,台行政当局前后说法不一。曝光之初,台湾“国防部副部长”说,在太平岛修建的是简易机场, 不可能从事任何军事任务,仅是为了补给所用。但在2006年1月5日,台湾军方领导人蔡明宪却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在太 平岛修建机场跑道有战略考虑:因为大陆的飞机只需5到10分钟就可越过宽200公里的海峡直击台湾,所以,有必要在南 中国海建立基地,以深化台湾的战略纵深,并提高预警能力。

  台湾媒体曝光台湾在太平岛修建跑道一事后,越南立即做出反应。2005年12月底,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勇在一 份声明中说:“台湾若实施在该岛兴建机场的计划,将是对越南主权的严重侵犯”,并说“它将给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合作形 势造成负面影响”。台湾方面则拒绝了这一声明和指责,并重申对此岛的主权。

  海难救助:正和反的启示

  依据“宣言”,各方“保证对处于危险境地的所有公民予以公正的人道的待遇”,并在“救助”、“打击包括海盗和 海上武装抢劫”方面展开合作。这无疑有助于各方协作保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不过事实却对“宣言”做出了不同的现实阐释 。

  首先是“凤凰”号南沙海域遭遇枪击一事。中国香港的凤凰电视台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进行了“凤凰”号下西洋的活 动。2004年10月5日,当他们在寻找南子岛灯塔时,遭到驻岛人员的枪击。真实的冷枪之后,又差点遭到明枪袭击:10 月7日,“凤凰”号靠近太平岛,在岛前500米处遭到台湾“海巡署”船只拦截。两艘“海巡署”快艇上分别架着步枪和轻 机枪,随时可能开火。富有戏剧性的是,经过一番盘查,船员获准登岛休息,翌晨离开。这是台湾方面据守此岛以来,首次有 民用船只靠岸登岛。

  其次是中国渔民南沙海域遇险之经历。2006年4月27日,海南渔民在南沙群岛传统渔场作业时,遭到一艘不明 身份的外国武装船只枪击、抢劫。17人中有四人当场死亡,三人受伤。遇袭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漂流,才被赶来的中国船只 救起。遇袭渔民说,“……(抢劫者)像是经过了周密组织的武装……从外形看很像是菲律宾的船。”不过,这仅是渔民的直 观判断,最大的可能是海盗所为。2006年4月国际海事局报告说,“向来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2006年头三个月没 有发生任何海盗攻击事件”。不过,这些海盗并没有彻底消失,到底去了哪里?为了生存他们仍会作案!那么,临近的南中国 海尤其形势复杂的南沙海域就是他们的另一个目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方面对越南遇险渔民的救助。2006年5月,受台风袭击的越南渔民在东沙海域遇险,接 到越方求助后,中国及时派出救援船只,送去补给物品,从而确保了他们的安全。

  中菲越三方合作

  依据“宣言”,在争议解决之前,“有关各方可在包括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探讨或开展合作”。长期以来,中国一直 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04年,终于在共同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中国同菲律宾就南中国海合作勘探研究 达成了协议。

  早在2003年11月,两国石油部门已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合作的意向书,并据此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对位于南中 国海适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可能区域进行甄选。与此同时,双方同意共同拟定方案,对选定区域的相关地质、物探和其他技术数 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审查、评估和评价,以便最终确定该区域的含油气前景。

  这一协议的产生是与中菲两国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分不开的,也是两国合作开发南中国海意愿的结果。尽管20世纪 末两国曾因美济礁一事有过不快的经历,但两国关系并未受美济礁事件影响。重要的是,美济礁事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 国关系,并强化了保持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合作开发南中国海的愿望。

  2004年9月初,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访问中国,双方就在南中海合作一事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海洋石油公司 及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同意以三年时间,合作研究“南海一些地区的石油资源的蕴藏量”。

  南中国海局势发展的另一亮点是上述合作范围的扩大,即三方合作协议的签署。2005年3月,中国、菲律宾、越 南在菲律宾签署了合作勘探南中国海的协议,这也是第一份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合作的协议。

  纵观近年来南中国海局势的发展,既有对“宣言”的肯定、捍卫与发展,也有对“宣言”的挑战。中越菲三方合作无 疑是对“宣言”的发展与实践,值得肯定与推广;某些国家的单方面行为则有违“宣言”本质;“凤凰”号枪击事件考验了各 方之间的沟通渠道是否畅通,海南渔民遇袭事件呼唤各方合作打击海盗,以确保该海域安全,而中国方面及时救助越南渔民值 得其他各方借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