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杜天真:带着本科生做科研的博导 (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6:50 中国江西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见习记者沈德森

  2006年8月25日,首都北京,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教育部公布了获得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100位教师名单,江西农业大学教授杜天真名列其中。由此,杜天真这位誉满业界的教授,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

  本届名师奖表彰的教师为: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

  杜天真从事林业教学、研究43年来,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而且主动承担本专科基础课教学任务,作为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带领本科生做科研项目上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杜天真:带着本科生做科研的博导(图)

  杜天真,男,1940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农大原副校长,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学会理事、江西林学会副理事长,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会第七、八届委员,江西省科技进步奖第二、三、四、五届评委及林学学科组组长。(图片来源:江西农业大学网站)

  长期站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

  今年8月底,江西农业大学80级学生李晓洁从美国回到南昌,组织了一个同学聚会,杜天真被学生们拉到了聚会现场。让同学们颇感意外的是,杜天真叫出了在场30名同学中24个人的名字。时隔20多年,一个有着极高声望的大学教授,还能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这和他坚持站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杜天真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而且主动承担本科基础课教学任务,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在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课程教材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杜天真在学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十分注重自己的教学。多年来,他一直主讲《森林培育学》、《林学概论》、《经济林栽培学》、《防护林学》、《城市林业》等课程,将自己平时的科研实践经验,在课堂中结合书本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就是在他任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期间,他对本科生教学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也从未懈怠。

  如今已66岁的杜天真,依然没有从教学的一线退下来,他同时带了1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年有4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此外,他还担任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时刻关注本科生的专业学习。

  有些人认为教授的主要工作是搞科研,要多出论文、多出学术成果、多争取科研项目,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杜天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高校教授首先应该是一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教授在搞好自己的课题研究的同时,更应该积极走进本科生课堂,将自己在观察和实践研究中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具体应用惠及社会。”

  让本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

  现在的本科生,普遍缺乏科研攻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2001年,杜天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方式:让本科生提前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在科研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创新。

  2002年,杜天真将自己的这一教学方式申请为“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的教学科研项目。项目完成后,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的另一个教学研究项目“面向21世纪森林资源类本科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则获得了江西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杜天真:带着本科生做科研的博导(图)

  每年的暑假,杜天真(左)都要带领科研团队的成员们进行科研活动。(图片由刘苑秋提供给中国江西新闻网发布)

  江西农业大学在山区农村设有一些科研实践基地,每年的暑假,杜天真都要带领科研团队的成员们进行科研活动,一个假期下来,每个人都要被晒黑一层,瘦上几斤。

  2004年暑假,天气异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烤得路边的树苗无精打采,64岁的杜天真却和往年一样,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和部分学生奔走于学校的十几个科研实践基地。白天忙着测量树木大小,记录林木的长势情况,采集实验样本,有时候还要为树木浇水、施肥、修枝、打药。饿了,就在树荫下吃自带的干粮。晚上,有时借住在附近居民的土房子里,有时就住在山上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一晚下来,全身被蚊虫咬得大包小包,但因为太累了,居然也睡得挺香。”杜天真的学生、现在是同事的刘苑秋回忆起住草棚的情景,至今印象深刻。

  有一位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吃过什么苦,在实践过程中几次都想中途退出,但看到杜老师这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都和大家一样同吃同住,她也就硬撑了过来。

  “我们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那就是争分夺秒,在出差途中,能一天能完成的实践程序,即使时间再紧,我们都连夜赶回南昌,不在外面住宿,这已经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杜天真的另一个学生涂传清补充说。

  从细节培养学生的治学态度

  杜天真在学生眼中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又是一位治学严谨、成果卓著的前辈。43年来,学生学到不仅仅是专、尖、新的知识,还有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杜老师的学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他很严格。在给我们修改论文时,先从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开始,接着才是论文的内容。”刘苑秋说。

  杜天真认为,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比他的学术能力更为重要,特别是处于成长锻炼时期的学生们。为此,他从细节上严格要求学生,并首先从自己做起。科研项目中,常常会有一些生僻的术语,他就一个个对这些词语进行注释。有的时候为了一个准确的注释,往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资料。许多人不理解,觉得专业人士能够看懂就可以了,杜天真说,注释的工作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杜老师严谨治学、踏实做人,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95届本科毕业生黄小珊说,“他教书育人的方法和态度,让现在从事学生工作的我,十分受用。”

  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杜天真也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002年5月,杜天真发现有个学生情绪一直不太好,于是找到他谈心,了解到该同学一直在苦恋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又不敢向女同学表白,很是苦闷。杜天真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竟然帮他出起了主意,帮助该同学走出感情的阴影。“我们和杜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时候他是我们的‘老’朋友。”刘苑秋说。

  ……

  正是在杜天真的带动和影响下,他们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江西省低丘陵荒山林业生态经济模式研究”及“江西红壤地区籽粒苋综合利用及林地间种研究”分别获江西省1996年和199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杜天真为学科带头人的森林培育学科,被评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006年,又被评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学科。他个人也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2项,以及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省级重点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3部。(中国江西新闻网见习记者沈德森文)

  编辑:杨冗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