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拒绝收礼,倡议PK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0:25 现代快报

  ■新闻背景

  南京行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杨瑞清代表南京市浦口区部分教师发出一份倡议书,倡导全区师生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奉献爱心,拒绝收礼”。

  (9月8日《南京晨报》)

  广春:老师的工作是教书,与工厂的工人做工应该没什么两样,只是从事的工作有其特殊性,老师的劳动成果事关千秋大业,人们才对老师格外尊敬。有的家长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送上一份礼物,那是人家的心意。可是,有的老师却习惯成自然地认为家长应当送礼。倡导教师节“拒绝收礼”的初衷是好的,这是对潜规则的挑战,但是,在潜规则和倡议书PK的情景下,做家长的,是送好还是不送好?仍然处于两难境地。

  曾经帅哥过:一份礼物,正是“尊师重教”最好的表达方式。可今年教师节前由老师发出“过节不收礼”的倡议,却实在是件稀罕事。

  当礼物不再只是具备学生向师长表达情意的功能,还成了家长间互相攀比、互相较劲的风气,也难怪有老师主动站出来,并且倡导“拒绝收礼”。变了质的礼物已经成了变相的红包。这“稀罕事”也就不奇怪了。

  草木菁华:在家长心目中,老师的关注程度对孩子的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等于间接决定了孩子的前途。于是,借着教师节这个东风,用重礼联络感情,以期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照。在跟风和攀比之下,教师节就不那么纯洁了。更有些教师视收受家长重礼为理所当然,如果礼物微薄了,反而会大发脾气。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学校也早已不是一方净土。说到底提倡教师节不收礼,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加强师德的建设,才是根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