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海洋科技战略加速进军海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1:33 财经时报 | |||||||||
本报记者 易强 未来中国将从9个方面着手,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中国海洋经济的结构,提升海洋在政经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正向海洋寻求更多机会。
《财经时报》从发改委了解到,政府不久前拨款近20亿元,用于近海海洋的综合调查。这项调查工作将持续数年,其调查的内水、领海,以及部分领海毗连海域,面积达到67.6万平方公里。 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洋家底调查。 同样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还有9月4日召开的首届全国海洋科技大会。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会上透露,未来中国将从9个方面着手,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进行海洋家底调查 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在2005年达到16987亿元,占国内GDP总值4%。而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这个比例将在2010年达到5%。 “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将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减灾防灾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在谈到近海调查的意义时,发改委一份资料如是称。 据了解,中国曾于1958年和1960年,开展了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曾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 但是,由于海洋环境、生态和资源,在近20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以往的资料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实际上,中国的海上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也都在投巨资进行海洋调查。 记者从发改委了解到,此次最大规模家底调查,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项基本内容。 “要争取早日实现几代海洋人‘查清中国海’的夙愿。”在9月4日的海洋科技会议上,孙志辉如是表示。 这位局长还向与会者透露说,这次近海海洋家底的调查,将围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国防建设的需求,适时选择划定中国资源富集区、环境脆弱区、重要航道区以及安全敏感区等海域。 改变海洋经济结构 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一位与会的海洋战略专家称,无论是海洋家底大调查,还是推动海洋科技战略,其主要目的都在于,改变中国海洋经济的结构,提升海洋在政经战略中的地位。 国家海洋局战略专家刘家沂,也曾经在其一篇论文中表示,在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将是大力开发海洋、推动海洋高技术的产业化。 “如果仅从经济战略上考虑,随着中国GDP持续高速增长,陆地资源已经承受很大压力,因此,国家战略向太空以及海洋转移,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前述与会海洋战略专家告诉记者。 而中国的海洋的确是个宝库。 数据显示,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中国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 但中国的海洋经济结构却并不理想。根据国家海洋局的公告,2005年,在中国主要海洋产业中,比重最大的是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总计占当年海洋产业总值的55.7%。 而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油气业,仅分别占海洋产业总值的17.31%、4.81%、6.42%以及4.35%。“未来将大幅提高这些产业的比重。”海洋战略专家告诉记者。 启动海洋科技战略 在9月4日召开的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表示,中国将通过自主创新战略,来实现国家的海洋战略。 “海洋领域内的竞争,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发展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已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孙志辉的演讲报告如是表示。 这位局长提供的数据是,在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其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的水平。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的水平目前仅在30%左右。 “在许多海洋经济和研究领域,中国都缺乏先进装备、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发展能力已经受到了影响。因此,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是十分必要和十分紧迫的。”国研中心的报告称。 据了解,今年2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海洋科技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孙志辉在9月4日透露,未来中国将在9个方面,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构建立体监测网络、发展深海探测技术、突破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等,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而根据国家海洋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06年上半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8441.1亿元,增加值为3601.2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