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让农民钱包鼓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3:55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在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市各区(市)县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多渠道加快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努力探索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的有效道路。

  土地入股 村民收入节节高

  两个月前,邛崃市羊安镇仁和社区的王明刚,还是地地道道靠天吃饭的农民,而今,他已是三河农业公司股东、三河养鸭场场长。说起这一转变,王明刚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光一个月的工资,就要当过去一年在地里刨出的收入。”

  羊安镇仁和社区是邛崃市最远的一个村。去年底,仁和社区启动了土地整理和农民新村建设工程,王明刚和其他300来户村民搬进了小区。村支书雍长清看着整理出来的206亩土地,动起了脑筋。

  今年6月,社区居委会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组建了三河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票选举雍长清为公司董事长。公司承诺对农民土地股份实行保底分红,即一年一亩地保证分给农民800斤黄谷,公司经营的红利,股东与公司实行5∶5分红,并且公司优先聘用当地村民。

  公司成立后,首先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哪样卖价高,我们就引进哪样。”经过市场考察,他们在地里种上了豇豆、生态番茄和茭白。上个月,第一批豇豆丰收,批发价卖到了每斤七八角,成都、重庆的蔬菜批发商开着卡车来买。光靠豇豆一样,公司7月份就给农民们发了5万多元的工资。

  同时,公司还搞起大型的樱桃鸭养殖基地,与成都一家农产品公司签订了购销协议,每只鸭可净赚5角钱,“我们一年的出栏量是一百万只,一年就可净赚50万元。”雍长清说,以前农民养一只鸭倒亏两三角钱,根本就不敢养鸭,现在的公司化运作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光鸭场的收入就完全够支付农民的土地保底金。

  县区合作 三圣“送花”到金堂

  为打造金堂县与锦江区合作的首个农业飞地项目——锦金新希望农业基地, 8月10日凌晨,金堂县赵镇副镇长陈文海带着当地栖木河村的十多名村民代表,赶往锦江区的高店子花卉市场考察。返回当天,栖木河村六组村民李生万第一个和镇政府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锦江区与金堂县是城乡互助区域合作对子。今年6月,赵镇萌生了把锦江区三圣乡花卉种植引到赵镇的想法。经过协商,双方决定在赵镇的乡村建设1000亩花卉种植基地,由高店子花卉大户提供花苗、技术指导并收购产品。目前,栖木河村已有300多户农民的土地实现流转集中,首期400亩鲜切花基地下月便可以开始种植。

  陈文海曾掰着手指给农民算了笔账:一亩地种粮食的话,年收入为600元左右;土地集中后,根据租地合约,一亩地的保底年收入就有750元,花卉基地还能提供800个工作岗位,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一个月平均可有800多元的收入。算明白了收入账,村民们更加踊跃地支持基地建设。据了解,目前锦江区和金堂县已有6个这样的合作项目。

  ·记者手记·

  同样一片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所产生的效益,是农户分散经营的几十上百倍。发生在邛崃和金堂的事例证明,找准自身优势,通过组建村民公司、培育龙头农业企业等创新性办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全可以改变农民传统的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使农民的腰包一天一天鼓起来。

  本报记者 张渝 实习生 罗嘉 摄影 李豫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