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7:57 扬子晚报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日军大屠杀丛葬地地点

  昨天,南京市建邺区党史办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新近发现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及其考证结果。

  『发现』保存完整未有任何破坏

  今年8月份,建邺区党史办曾永明副主任了解到该区沙洲街道双和村附近一座名为“殷山矶”的山上,有一个埋葬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的“大坟”,为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8月30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伯兴带领纪念馆工作人员会同建邺区党史办、沙洲街道、双和村相关工作人员,到实地进行了考证,并走访当年的知情者。

  殷山矶地处南京城西南约10公里处、宁芜公路与南京绕城公路交界处,“大坟”位于殷山矶山凹内,三面环山,西面宁芜铁路横过山前,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坟高约5米,直径约10米,坟上及周围已长满各种树木、灌木。

  在走访过程中,寻访人员找到了当年参与埋尸的老人赵福友(1921年7月生),由于老人文化水平较低,与外界沟通也少,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也亲历了南京大屠杀。赵福友告诉寻访人员,此坟形成于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之后,当地居民不忍遇难同胞暴尸野外,自发从周围收集尸体集中到此进行填埋,死尸有的捆绑在一起,有男有女,也有当兵的,知道其姓名的有赵新贵与他的老婆赵顾氏、杨小二、赵杨氏等4人,其余约100多人为无名氏,前后埋了大约15天。

  此坟建成后,一直没有扰动过,抗战胜利后曾立过碑,但该碑至今已不存在,此处“大坟”为近年来南京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之一。目前保存完整,未有任何破坏。据悉,当地村民欲自发重立一块碑,以志纪念遇难同胞。

  『走访』“大坟”上树木异常茂盛

  殷山矶,其实是一系列连绵几百米的丘陵,属于典型的南京地区丘陵岗地的地貌,高度大约在七八层楼高的样子。这连绵的几百米丘陵,整体都被密密麻麻的植被所覆盖,远远看去,根本看不出来其中有什么“大坟”一类的地方,只是其中一块的树木与周围相比异常茂盛。

  在建邺区沙洲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殷山矶山凹内部,才得以一窥“大坟”的究竟。穿过宁芜公路和铁路,有个大货场,货场旁边即是山凹——一块地势较低的洼地。洼地已被农民开垦做农田,北面是个大水塘。穿过农田一直往南走,就进入了殷山矶的密林中,林中地面潮湿,不时有大马蜂飞过,各种昆虫四处游走,显然是个人迹罕至之处。“到了,就是这里”,在走了10多米后,王平告诉记者,我们脚下所站的土地,已经是“大坟”的边缘了。

  站定后,记者定睛观察,头顶浓荫密布,阳光透过密林的间隙洒在泥地上。透过眼前的一块密林,的确可见一个巨大的土包高高凸起,高度约有5米,直径约在10米左右,土包上的树长得特别高大。王平告诉记者,这个大土包就是“大坟”,由于里面埋葬了大量尸体,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坟上的树木长势也异常旺盛。

  『影响』大屠杀暴行又多铁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朱成山馆长介绍,殷山矶丛葬坑是实证调查新发现的一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呈实态形状的丛葬地遗址。遗址的原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在未来申报过程中,也一定会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的名义申报。

  该丛葬地遗址的发现,有力批驳了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史的无耻谰言。该处遗址的发现,又多了一份实证,证明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除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外,至今仍有新的遗址被发现。我们要正告企图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历史是无法抹杀的。

  『讲述』幸存者回首恐怖往事

  生于1921年7月的赵福友老人是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当年才16岁,见到了很多亲人和同胞被杀的恐怖场面,也参与了后来的埋尸行动。昨天,记者来到赵福友的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赵福友老人住在双和村小中和村18号的一间大瓦房里,正对着殷山矶的“大坟”,从出生至今,他就没离开过这里。赵福友老人告诉记者,1937年日本鬼子攻到西善桥后,兵营就驻扎在现在小行的南京生物药品厂。他之所以知道得那么清楚,是因为他被鬼子用刺刀逼着去送过两次鸡。

  他告诉记者,他在兵营里看到了几百个鬼子。送完鸡后,鬼子很晚才叫他走,他当时心里非常害怕,就想跑,但又怕引起鬼子怀疑他有什么企图,在背后开枪,就只好慢慢地走了。除了他,村里还有不少人被鬼子叫去送家禽牲畜,有的回来了,有的去了就没回来,没回来的人中,就有他的大伯赵金贵(时年40多岁)。赵福友说,村里的鸡、鸭、猪等全部被鬼子抢走了,基本家家房子都被烧了,他家当时的三间草房也被烧光,只好住在圩子里。

  赵福友回忆说,邻居有个十几岁的哑巴姑娘,日本鬼子看见她叫她过去,她因为不会说话,就“啊啊呜呜”地叫着摆手,还跑着要躲起来。日本人拖她出来,她不肯,结果被一枪打死。赵福友大伯的老婆躲在采莲蓬的木盆里,被日本鬼子发现后也被一枪打死。日本鬼子把刺刀掉到了河里,叫一个路过的人下去捡,当时是冬天,天寒地冻,那人不肯,鬼子就拿枪逼着他下去,那人只好把衣服脱了下河,捡上来以后,鬼子就叫他走了。在日本鬼子驻扎的这段时间里,村里被日本人杀死的不下几十个。

  除了村里被杀死的人,赵福友还看到很多国民党士兵被押到这里杀死。他说,日本鬼子就地取材,把这些国民党士兵的绑腿布解下来,连成绳子后捆成一串,押到殷山矶山凹子里面,架起机枪就是一阵猛扫。此外,还把城里被杀死的士兵和老百姓的尸体装到卡车上送到这里,扔到大坑里掩埋。经过反复多次的掩埋,大坑渐渐被土填平,并慢慢“长高”,最后形成了这个“大坟”。

  『考证』

  考证一 加害者主要是日军第6和16师团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朱成山馆长进行史学考证后得出结论:殷山矶遇难同胞的加害者,在南京城沦陷前和沦陷时期应为谷寿夫指挥的第6师团冈本镇部队,后来主要为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及其他日军部队。

  考证的证据主要来自1938年2月1日出版的日本国际画报社刊,1947年3月12日原侵华日军第6师团长、日本战犯谷寿夫在狱中致时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的一封呈文,以及1946年1月9日,家住南京钓鱼台91号的上新河湘鄂籍木材商盛世征、昌开运给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的呈文。

  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1937年12月8日至12日之间,在西善桥殷山矶山凹一带驻扎并作战的日军部队,主要是谷寿夫第6师团36旅团冈本镇率领的23连队,以及同属该旅团、由竹下义晴率领的45连队。南京陷落后,在此驻扎的部队主要是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及其他日军部队。

  盛、昌二人的呈文中指明了日军部队在城西南方向的暴行:“记日寇罪首中岛部队(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将)、猪木部队(第6师团骑兵第6连队猪木近太大佐)、水野部队、大穗部队,烟中部队、德川部队等,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考证二 遇难士兵多来自国民党74军

  遇难的中国军人应为俞济时的74军51师和58师官兵,且主要为58师官兵。

  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战史编的《淞沪抗战》中记述,1937年12月8日午后,南京卫戌司令长官唐生智曾下达命令:“第74军第58师,着移西善桥附近,对芜湖方面及沿江之警戒。第51师于本(8)日晚放弃方山及淳化镇阵地,改守麻田桥、河定桥之线。”从这条命令中看,第58师当时曾在西善桥附近与日军交战。

  第74军方面:“(12月12日)20时奉命突围后,即令第51师残余官兵,与58师共同协定突破城南敌人包围线,激战良久,卒排险敌之抵抗,到达双闸镇,至13日拂晓渡江完毕。除51师残余官兵大部渡过外,第58师到达长江左岸者,仅得1/3”。58师有2/3的官兵,在南京城西南一带牺牲。

  考证三 遇难民众主要为外地难民

  盛、昌两木材商也在呈文中指出,被害军民“记我国番号教导总队,58师、88师、52师、63军等,而人民被害者多系分别逃难来此”。

  在证人赵福友老人的证言中,有名有姓地指出了当地人遇难的有赵新贵(男,25岁)、赵顾氏(女,24岁)、杨小二(女,24岁)、赵杨氏(女,23岁)等4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已根据赵福友的回忆和协助,用电脑绘制出他们4人的遗像,以保存和供后人祭奠。

  需要指出的是,赵老所证言的杨小二与《谷寿夫战犯案件起诉书之附件》第94件相吻合,该附件中记载:“杨小二等二人,于(民国)26年阴历11月17日至20日,在沙洲圩青石埂,被枪杀。”根据该案总表中列举,傅兆元17日被枪杀,杨小二于20日被枪杀。据此推断,该处遗址中有可能会埋葬傅兆元的遗骸,其余的同时期在沙洲圩遇难的20多位留有姓名的遇难同胞遗骸,是否掩埋在此,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从远处可以看到一丛长势异常旺盛的大树,即是“大坟”所在地。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顺着镜头中的小路可找到埋葬遇难者遗骨的“大坟”。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朱成山展示当年的南京地图。
南京再次发现日军大屠杀丛葬地(组图)
赵福友讲述当年的恐怖经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