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又发现遇难同胞丛葬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8:10 南京晨报

  晨报讯昨天,建邺区党史办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新近发现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及其考证结果。

  今年8月份,建邺区党史办曾永明副主任了解到南京建邺区沙洲街道双和村附近一座名为“殷山矶”的山上,有一个埋葬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的“大坟”,今年8月30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伯兴带领纪念馆工作人员会同建邺区党史办、沙洲街道、双和
村相关工作人员,曾到实地进行了考证,并走访当年的知情者。

  据了解,殷山矶地处南京城西南约10公里处,宁芜公路与南京绕城公路交界处,“大坟”位于殷山矶山坳内,三面环山,西面宁芜铁路横过山前,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坟高约五米,直径约十米,坟上及周围已长满各种树木、杂草。通过走访当年参与埋尸的老人赵福友(1921年7月生)后得知,此坟形成于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之后,当地居民不忍遇难同胞暴尸野外,自发从周围收集尸体集中到此进行掩埋,死尸有的捆绑在一起,有男有女,也有当兵的,知道其姓名的有赵新贵与他的老婆赵顾氏、杨小二、赵杨氏等4人,其余100多人为无名氏,前后埋了大约15天。此坟建成后,一直没有扰动过,抗战胜利后曾立过碑,但该碑至今已不存在,此处“大坟”为近年来南京新发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之一。目前保存完整,未有任何破坏。据悉,当地村民欲自发重立一块碑,以纪念遇难同胞。

  考证:殷山矶遇难同胞生前是什么人?

  根据仍健在的当年参与掩埋殷山矶遇难同胞的赵福友老人回忆,提出了如下考证发现。

  一: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战史编的《淞沪抗战》中记述,第五十八师当时曾在西善桥附近与日军交战。

  第七十四军方面:“(12月12日)二十时奉命突围后,即令第五十一师残余官兵,与五十八师共同协定突破城南敌人包围线,五十八师有三分之二的官兵,在南京城西南一带牺牲。”

  由上可以证实,遇难的中国军人应为俞济时的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和五十八师官兵,且主要为五十八师官兵。

  二:据证人赵福友老人的证实,当地人遇难的有赵新贵(男,25岁)、赵顾氏(女,24岁)、杨小二(女,24岁)、赵杨氏(女,23岁)等4人,遇难同胞纪念馆已根据赵老的回忆和协助,用电脑绘制出他们4人的遗像,以保存和供后人祭奠。据推断,遇难的民众大部分为外地难民但也有少数本地居民。

  意义:有力驳斥了否定南京大屠杀史的无耻谰言

  张伯兴说,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的发现和考证,有力地批驳了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史的无耻谰言。该处遗址的发现,又多了一份实证,证明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除了大量的人证物证外,至今仍有新的遗址被发现。“我们要正告企图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南京大屠杀历史是任何人都无法掩盖和抹杀的。”张伯兴说。

  据了解,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是南京大屠杀实证调查新发现的一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呈实态形状的丛葬地遗址。迄今为止,南京先后五次发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

  ■相关链接

  五处丛葬地遗址

  1947年1月29日、30日,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曾在中华门外兵工厂后山和普德寺后山,共挖掘尸骨五处,约3000余具;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在南秀村建天文系教学楼时,曾发现一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此处曾被国防部审判日军战犯军事法庭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985年,在江东门挖掘“万人坑”遗址,共挖掘遇难同胞遗骸千余具;1996年,纪念馆在南京东郊仙鹤门发现掩埋有700多人的“大坟”,据当地居民说,80年代在修筑仙鹤门至马群道路时,也曾在仙鹤门发现另一座大坟,其遇难者遗骸移葬附近的小乌龟山上(当年马群、仙鹤门一带共有7000人被屠杀),此次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应是历史上第五次在南京发现丛葬地。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