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部长村官”淡出中坝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07:1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靠人管村,只能管一时;靠制度管村,才能管久远

  ■本报记者李伟 尽管还要在中坝村工作一段时间,但蔡良斌心里很清楚,他已经不再是“主角”。8月底,蓬安县委组织部向长梁乡党委发函,建议免去他的中坝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在离开中坝村之前,蔡良斌还有一项县委交待的任务———带一带新书记。

  长梁乡党委还没有正式下文,蔡良斌即将要离开中坝村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蔡书记,你是不是要走了?”村里村外,但凡碰到村里人,都是这样的开头。有的村民甚至直接跑到村支部办公室求证。虽然舍不得,但村民更多的是理解。

  “部长村官”与中坝村之变

  中坝村是嘉陵江边的一个小村,由于江边大片平坝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坝早先曾经是蓬安有名的富村,又是全县的“红旗村”。然而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干部的作风出了问题,有人甚至干出了贷款赌博的事。于是富村很快变成了穷村,还得了“金花支部麻将村”的绰号。后来又因为饮用水污染,又成了有名的“病村”。1995年,村里安装自来水管账目不清,这成了引爆长期积累的问题的导火线。此后,村民与干部矛盾加深。

  中坝村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经过多次调研,2002年10月组成的蓬安县新领导班子终于弄清了原因。工作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县委决定,由分管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部副部长冯抗出任中坝村的党支部书记。

  2004年5月,冯抗被评为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借调省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蔡良斌又接过了他的担子。在两任“部长村官”的带领下,中坝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090元增长为2005年的4000多元。村民自发建碑,纪念中坝村之变。2005年11月,中坝村之变所蕴含的“群众满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的理念在全省推广,中坝村成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部长村官”也俨然成为其中最响的“品牌”。

  从“特殊”到“常态”

  “组织部长任村官,这只是非常状况下的非常之举。当中坝村一切步入正轨,走上良性循环道路的时候,就是部长村官该和村民们说再见的时候。”县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

  蔡良斌接到县委决定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村里东走走,西瞧瞧。两年多来,他一直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努力———这是“部长村官”完成使命的最好证明。但真正这一天来了,却又有说不出的伤感和留恋。

  “靠人管村,只能管一时;靠制度管村,才能管得久。”蔡良斌说,他和冯抗都很注重这一点。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躬身为民办事的同时,蔡良斌和冯抗将不少精力放在了制度建设上。

  “凡是村上大事,都由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和监督委员会监督。”中坝村村民吕友合说。快满花甲的人,用他的话讲到老来还要过一把“官瘾”———被500多名村民选为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尽管没有报酬,吕友合还是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誉。村里搞新村建设,老吕每天就要叼着叶子烟杆到工地上“巡视”。而每月,中坝村还有村民议事会,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以在这个会上“一议到底”。据统计,两任“部长村官”到任后,中坝村建立和完善了大大小小的制度30多项,其核心,就是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权、村委会的执行权和村民的监督权。其结果,重新凝聚了民心,使中坝村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这被县委认为是两任“部长村官”的最大贡献。

  “村支部就是一个规范运行的服务部,只要一心为群众服务,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蔡良斌对未来的书记和未来的中坝村表示出非常的乐观。

  虽然舍不得,村民也“乐观”地接受了。8月18日,蓬安县中坝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曾经的上访带头人阙定明担任该公司总经理。他相信:“有了这套制度,不管谁来当书记,都得为老百姓办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