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为节约经费成面子工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11:24 山西新闻网 | |
![]() ![]() 临汾污水处理厂排向汾河的水渠 ![]() ![]() 临猗华晋印染厂把大量有害的污水排入涑水河 ![]() ![]() 河津市向汾河排污的泵站 ![]() ![]() 汾河满河的污水汇入黄河 面对着日益被严重污染的汾河记者的心在焦虑。面对着汾河沿岸一些市县建起的污水处理厂记者也在暗喜,但暗喜之余,又带着几分深深的焦虑:因为这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约运行经费大部分都不长年运行,变成了领导的政绩工程、样子工程和装潢们面的样子货,从而失去了它建设的原有目的和意义。把一个本来可以化污染为清洁,化污水为清水的污水处 为此,记者沿汾河南下对榆次区、清徐县、临汾城区污水处理厂和运城市环保局汾河污水检测站进行了认真的采访,所到之处让记者失望、让记者疑惑、让记者忧郁:一些党政官员总是高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摆着为人民服务的架势,却只是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口头上,而不是实打实地为人民服务。 9月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了榆次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渠旁,眼前的情景让记者惊呆了:过去该厂进水口、出水口空荡荡的没有任何遮拦,可能是由于2004年、2005年两次批评该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只作为领导装潢门面的样子货,记者两次在该厂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提取污水水样的原因。今年精明的该厂领导为了防止记者再次采访污水处理厂,并从污水进口和出口提取水样,他们在污水进口和出口焊起了防止人进入的铁栅栏,并在铁栅栏上盖了一大块“遮丑布”——塑料编织布。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他们应遮盖污水处理厂下游所有渠道。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此地无银三百两”。榆次污水处理厂领导这种笨拙的方法正好映证了以上两点。你就是把污水处理厂的进口和出口遮盖的再严实,你们厂出水口下游排污渠流出的浑浊的污水,会把一切无声地告诉人们。假如你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假如你们厂出水口排出的是净化过的清水,你又何必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和出水口建起铁栅栏、盖上“遮丑布”呢?这一点恰好证明你们心里有鬼,你们做贼心虚。如果不是这样,你们为什么要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建起铁栅栏、盖上“遮丑布”呢?记者认为你们应该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环保法规负责,对全省人民头上的蓝天、脚下的碧水负责的态度,认真的把你们的污水处理厂长年运行好,把浑浊有害的污水化做潺潺的清水,这样你们才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责任。不管你们怎样狡辩,记者从你们污水厂下游取回的两瓶污水水样,时刻会为记者作证说话。你们最好的出路是端正态度、改正错误。 9月1日早8点30分,记者来到清徐县污水处理厂,进厂后记者没有看到该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和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而是看到该污水处理厂的设施静静地躺在那里,设施上锈迹斑斑,看上去长时间都没有运行了,此时该厂负责人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们厂是因为修厂外的排水渠,8月14日才停止运行的。”谎言不攻自破。片刻他们又向记者说出他们厂运行资金缺额很大的实际问题,他们建议记者向社会呼吁:让县环保局增加他们厂的运行资金。为了证实记者的推断,我们又采访了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村民,村民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这个污水处理厂纯粹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纯粹是个摆设,这个厂基本上一年四季都不运行,偶然来了领导,他们才运行一会,领导一走,他们就停止运行。清徐污水处理厂是私人承包的,每年县里给他们投资50万元运行经费。污水处理厂是个亏本的买卖,只要机器一启动他们就要花钱,他们承包污水处理厂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要是让他们赔钱承包污水处理厂,只有傻子才这么做。”尔后记者在污水处理厂下游的排污渠内提取了一瓶又脏又臭的污水水样。 当日下午17点15分,记者来到了临汾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滑稽的一幕让记者哭笑不得:去年这条干枯的排污渠内还长着芨芨的青草,可能是今年记者提前通知临汾市领导的原因,排污渠中流着水量很少的污水,记者提取了一瓶污水水样。然而三天后记者在没有通知市政府领导的情况下又来这里采访时,这条排污渠内却流淌着大量的污水,记者又在这条渠内提取了一瓶污水样水。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这个污水处理厂时开时不开,这条排污渠的水时清时不清,领导一来检查他们就开动运行,渠水就变清了,领导一走该厂就停止运行,排污渠又变成浑浊的污水。”记者坚信:记者在通知临汾市领导的情况下在污水厂排污渠内提取的一瓶水样和记者在没有通知临汾市领导的情况下在该排污渠提取的水样,时刻会对该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和污水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是否达标,作出科学判断和科学结论的。临汾污水处理厂不高明地上演“空城计”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以上几县市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只是为领导装潢门面的做法令人啼笑皆非。运城市环保局建在汾河岸边的污水检测站,光敲着梆子不卖油的做法更令人捧腹大笑。具有讥讽意义的是他的前面长年流淌着严重污染的黑水、脏水,而在它旁边不到200米处就是河津市排污渠入汾河处,这条渠每年把大量的污水排入汾河。记者三年来这里采访,这里的三年的排污情况竟全然依旧,难道作为监控向汾河排污的检测站职工就看不到这些吗?如果看到了可你们却装聋作哑,不加处罚,那你这个污水检测站岂不变成了一个装潢门面的样子货吗?更令人不解的是,去年本报记者曾对此污水检测站不起检测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严肃的批评,然而党报的批评没有对他们起到一点警示作用,相反他们仍然对向汾河排污的情况装聋作哑、包庇纵容、我行我素。 面对榆次、清徐、临汾污水处理厂和运城市环保局污水检测站不认真的懒惰行为,记者在深深的思考: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和环保检测站,就是为了减少污染、净化环境,既然建起它就应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把它当作领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为领导装潢门面的样子货,那它就失去了国家投巨资建设这些企业的原本意义。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金钱永远代替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污染永远保护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这是一条任何人不可更改的历史定律。如果严重的污染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变成了东亚病夫,那我们中华民族再有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些专家告诉记者:一些黑心的企业家为了自己挣一万元的黑钱,把含有大量毒素和污染物的污水排向社会,它对人群污染所造成的伤害和被受污染的人所花费的医疗费,要比黑心业主挣的一万元的价值大得多的多。国家治理因他们挣的一万元黑钱所造成的污染的费用,要比他们所挣的一万元的价值大得多的多。在近年来的采访中,记者看到我们头上的天空、我们脚下的河流污染的太严重了,我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我们喝不到纯净的清水,我们的身体在时刻受到严重的摧残,我们的生命时刻在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此依法严惩污染者,依法重罚污染者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如果我们不依法严惩他们、不依法重罚他们,只是蜻蜓点水、和风细雨地教育他们,那对他们永远也起不到警示作用,只有把他们抓进监狱、劳动改造,只有把他们罚的倾家荡产、伤筋动骨,才能真正对他们起到触及灵魂、心灵颤动、改邪归正的作用,否则我们的头上永远没有蔚蓝的天,我们脚下永远没有清澈的水。 过去我们头顶晴朗的天空被严重污染了,现在我们的头顶是滚滚的浓烟,遮日的粉尘。过去我们脚下清澈的河水和井水,被严重污染了,现在我们的脚下是被严重污染浑浊的河水和井水,现在我们饮用的是被污染的地下水,现在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现在我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现在我们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此,记者想语重心长地对各级党政领导、对环保部门的干部说说心里话,希望你们中肯的采纳建议,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血、用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努力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让我们的头顶重新再现那蔚蓝色的天空、努力让我们的脚下重新出现清澈透明的井水和河水。 经过记者几年对汾河的系列报道,面对着已被严重污染的汾河,记者思绪万千,感慨频多,记者也为治理汾河的污染和我省的环境保护工作设想了许多许多…… 环保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和实施正确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思维,严格的杜绝行业严重存在的“缩水执法”和“折扣执法”,甚至执法者和违法者同流合污、徇私枉法的违纪违规的行为。因为你们手中掌握着治理环境污染和惩治污染者的“尚方宝剑”。如果你们把“尚方宝剑”总是放在刀鞘中,不狠狠地砍向制污者和排污者,那我们所希望的头顶上的蓝天和脚下清澈的河水永远是句空话。因为你们手中掌握着净化环境的主动权。记者认为:你们应该在全系统的干部队伍中开展一次秉公执法、执法为民、寻回蓝天碧水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全行业的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让全行业的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党和人民交给你们的权利是为净化人类生存环境,惩治违法违纪的制污者和排污者,而不是敷衍了事、事不关紧、吃着“皇粮”不为人民办事,整天过着喝着茶水抽着烟喝着美酒到下班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利,把党和人民赋予你们的惩治制污者的“尚方宝剑”变成制污者的“保护伞”,一定要把手中的权利变成为人民服务、秉公执法的包公,坚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利当作为自己敛财的特权。 在几年的采访中,记者深有感触的认为:现在我省环保系统的人员有30%在消极怠工,其中有5%的人在徇私枉法,他们与违法的制污者同流合污收取他们的黑钱,充当着他们的保护伞。比如说,记者在采访一些污染企业时,如果事先把记者采访的消息透露给环保部门,那环保部门的一些害群之马就会以闪电般的速度把记者采访的信息传递下去,当记者来到这些地方采访时,肯定看到的是蔚蓝色的天和清清的水。当记者根据群众的举报,悄悄的采访制污企业,记者肯定看到的是这里是烟尘遮天、污水横流。记者这种试探和考验式的采访,保证十次验证九次准。这种令人诧异的怪现象充分体现了我省现在环保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准。为此,记者希望省、市环保部门的领导及省监察部门的领导应学习我们的先祖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精神,根据群众的举报秘密地深入到制污排污企业的内部抓现行,并依法严惩这些丧尽天良的制污、排污者,依法严惩混在环保部门的败类,让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环保部门这把依法制污的“尚方宝剑”永远寒光闪闪。 记者认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思维,是一个执法者能否秉公执法的基础,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执法理念,那你肯定会秉公执法;如果你想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敛财,那你永远也不会秉公执法,你会沦落为制污者的保护伞。为此,记者再次希望省政府领导应当在全省环保系统进行一次正确执法理念的教育,依法狠狠地打击混在环保部门的败类,让我们全省环保人员重新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我们的头上才有蔚蓝色的天空,我们脚下才有清澈的河水。 记者经过几年对汾河的系列采访,面对着日益被严重污染的汾河,记者认为省环保局和各地环保部门在保护汾河免受污染上严重的失职。2004年、2005年山西日报先后两次对汾河从源头到入黄河口的系列批评报道,虽然省委、省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了保护汾河的得力措施和法规,然而汾河沿岸各市、县的环保部门却无动于衷。几年来,前任省环保局领导唱着高调要大力治理汾河污染,然而他的决心只是空洞的说教,而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几年来,他在治理汾河污染的治理费上的投资少的可怜,然而他却用从各市、县收上来的巨额治污经费为他们建起了高大豪华的办公大楼,像前任省环保局长光说不练、光想不干的务虚主义作风,被严重污染的汾河是永远不会变清的。 为此记者希望现任环保局领导,应该把治理汾河污染放到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定期研究、定期规化、定期狠抓落实,定期奖优罚劣,这样你们才会把我省治理汾河污染的工作件件的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已被严重污染的汾河才会逐渐变清。 治理汾河污染要制定远景规划,治理我省其他方面的污染也要制定长远规划,只有制定了远景规划,我省治理环境污染工作才会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否则,我省治理污染工作要想取得巨大成绩,完全是句空话。因为规划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因为规划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因为规划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只要有了一个美好的远景规划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为此,记者建议:为了保护汾河,应在从源头到入黄河口沿途每一个县市都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并认真的运行,整个汾河流域的水会变清的。记者希望全省广大干部少出一次国、少建设几处无任何意义的政绩工程、少吃几顿丰盛的豪餐,把省下的钱都用在建设保护汾河的污水处理厂上。如果你们做到了,党和人民会感谢你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会记住你们,你们将功德无量!! 记者在几年的采访中,也深有感触的认为我省基层环保部门一些干部做官不办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普遍存在。几年前,记者在闻喜县采访小造纸厂泛滥成灾,大肆污染环境时,当地的环保部门领导对记者的提问一问三不知:明明是一些小造纸厂在大肆非法生产、大肆非法排污,可闻喜县环保局的领导偏偏说该厂已经关停。明明是一些小造纸厂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停着治污设备不用,就把为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排出厂外,可闻喜县环保局的领导却说该厂的污水净化设施一年四季正常运行…… 近日,记者获悉:省环保局新上任的刘向东局长,听说此人很务实,很能干,很有点子,记者希望他烧好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记者经过几年对汾河污染的系列采访,深深地认为我省对广大环保执法人员制约的法规太少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有个规矩才能形成方圆,另外近年来我省对环保部门违纪违法人员查处的太少了,这样会助纣为虐。这样会严重助长一些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就像火车如果没有铁轨那它就会脱轨颠覆;如果飞机没有跑道,那它永远也不会飞上浩瀚的蓝天;如果舰船没有航道,那它就会搁浅触礁。总之,面对现在我省环保系统苍白无力的执法环境、素质低下的执法人员,现在制定一部我省环保执法人员工作法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地步。如果不制定这部严格约束环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法规,那省政府领导就是喊破嗓子、挣断筋骨也统领不起全省环保工作人员,只有制定严格的约束他们行为的法规,并认真的付诸实施,并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奖优罚劣,我省环保执法人员才能抖起飒爽的执法面貌,才能出现卓有成效执法效果。只有这样我们头顶上的天空才会出现蔚蓝,我们脚下的河水才能出现清澈,记者在热切的期待着,全省广大3000万人民在热切的期待着……(记者王永海 孙竹君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