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考古研究提供新资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7:5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在陵水鉴定了陈文平和李国梁两位同学收集的石器之后,郝思德研究员认为:“这批文物的发现,意义很大,为海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物证。”

  郝思德称,海南相对全国来说是个文物小省,但陵水对于海南来说,与定安、昌江一样,都是我省文物比较丰富的市县。最近,省文物考古人员在该县南湾猴岛的“石贡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又有许多新的考古发现。

  据郝思德介绍,海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分为坡地遗址、台地遗址和沙丘遗址三种类型,石贡遗址属于沙丘遗址。此次在陵水河发现的文化遗存,可命名为“下园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陵水河两岸曾经有过人类生活的痕迹。

  郝思德还向记者大致描述人类在陵水河边生活的场景———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依水而居的人们为了生存,把石料磨制成石斧、石锛和石镞等石器,从事耕作和狩猎;那些用过的石器,由于某些原因,便被丢弃在遗址上,有些随着水流的冲击进入河道。此外,随着人群的迁徙,也会留下一些废弃的石器。

  问及如何鉴别石器的年代,郝思德介绍说:在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当中,年代最久远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个时候的石器以制作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为主,也有少量的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4000多年,此时的石器基本上以磨制石器为主,只有少量的打制石器;到了迄今2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使用的石器已经全部是磨制石器。

  郝思德说,陈文平和李国梁同学收集的石器,有的制作精细,有的作工粗糙,因此可初步判断它们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物。

  本报记者 陈耿 特约记者 李玉峰

  (本报陵城9月10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