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就业矛盾仍然突出直面高就业率下的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18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李忠峰

  一方面是学生感叹就业艰难,一方面是就业率持续攀升;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的制定。

  “我们班34人,到目前为止,找到工作的不足一半。女生找到工作的更少,只有1/
5左右吧。”中国传媒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小李告诉记者:“我放弃了所学专业,去了一所高校做行政工作。我不敢提月薪要求。”

  小李告诉记者,他了解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更差,找到理想工作的寥寥无几。

  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有专项调查显示,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而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日前透露,今年北京地区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研究生为90.1%,专科生为80%,与去年基本持平。

  教育部今年的数据还未公布,去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73%,实现了245万毕业生就业。

  一方面是学生感叹就业艰难,一方面是就业率持续攀升。就业率能否反映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这可能是从教育部门得来的数据,是从学校的签约率来统计的。”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这种数据代表性不是很强。因为一纸协议不能代表实际就业,有的协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同是就业率,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其中,一半人认为所找到的工作“一般”,37.4%的人对于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

  中国劳动学会研究员牟达泉告诉记者,当前很多地方在就业率指挥棒的指引下,把就业率当成了“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使得虚假就业率为祸甚烈。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制定。

  “事实上,目前大学生就业矛盾还很突出。”张车伟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屡屡发文,要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二、三季度就业形势趋向严峻。问题最突出的首先是高校毕业生,原因是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

  “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6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也表示,将加强部门协调和组织引导,努力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日益严峻,是不是我国的大学生已供过于求?就业难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牟达泉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只是社会的表象。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7个国家超过了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

  张车伟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与国家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高峰。目前我国经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大多为创造生产性岗位;第三产业还相对滞后,而大学生就业主要瞄准的还是第三产业。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我国2006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在新增的劳动力供给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

  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张丽宾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四:第一,目前的就业体制并未理顺,没有完全市场化;第二,大学生本身未市场化;第三,劳动力市场环境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合理配置还有不少人为障碍;第四,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与市场还有差距。

  “这种就业难状况不是一天能解决的,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等各方都做些努力,共同化解难题。”张丽宾说。

  张车伟认为,解决当前的就业矛盾,首先必须关注解决劳动力技能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比如大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方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技能型、生产型的人才。改变了供给结构,就业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应当适应变化。扩招后数量急剧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却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白龄阶层、管理岗位。“但事实上,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决定了对生产性人员的需求非常旺盛,而管理岗位数量增加不多也不快,日趋饱和,其结果就是大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矛盾突出。”张车伟说。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牟达泉认为,政府应该多创造就业岗位,消除跨地区就业的障碍,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增强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吸纳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