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谈环渤海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3:06 大众网-鲁中晨报

  “天津要真正扮演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角色,还需要一个过程,我想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10年。”在滨海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外界关注的情况下,卢卫也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对象。

  卢卫是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的所长。由于长期关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他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知名专家。8月31日,就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协作等问题,卢
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卢卫说:“虽然滨海新区的发展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但环渤海地区要成为一个真正能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光靠滨海新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环渤海概念始于20年前

  “环渤海地区间需要达成一种协作共识,这种共识必须突破单纯的纸面意义。”他说,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众多理论研究对环渤海给予了普遍的关注。

  不过,概念的意义并不会因外界的关注而过多地偏离其本身的含义。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概念背景下的环渤海诸省市经济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区域,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脱离其概念化的影子。“经济增长极只不过是一种奢望。”谈到环渤海融合的艰难历程,卢卫有一肚子的感触。

  “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身不受行政辖区的限制,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虽然天津的发展已经被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高度,但现在的情况是,除北京、河北两地买账外,环渤海区域内的其他地区对此都不积极。”卢卫认为,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还处在一种初级阶段。从区域内各省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虽然也有协作,但这种协作往往还只是原先计划经济的产物,不是在市场竞争基础上产生的产业分工。例如,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较弱,官方之间通过协商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趋同的局面——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早年北京为了寻求出海通道,就在唐山建了一个京唐港,资源浪费的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行政体制的制约。”他说。

  虽然现在滨海新区和天津市的发展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但历史的拖累使得其与一些主要城市的差距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有所改变。卢卫认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天津就不断受到“沿海不建”、“天津划归河北省”政策以及“唐山大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七五、八五时期的十年间,天津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低于全国两个百分点。1979~1992年间,天津市平均GDP增长率仅为6.5%,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达9.1%。

  消除敌意才能合作发展

  “天津的复兴还是近10多年的事情。”卢卫说,由于拥有区位优势,天津日益显示出生机和活力。1993年到2005年的12年间,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平均是12.9%。近5年,平均每年增长13.9%,近3年天津平均每年增长15%。“不过,即使是这样,天津与北京、上海两大直辖市的差距仍未有明显缩短。”卢卫说,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了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但这种差距,使得天津短时间内还难以安抚环渤海地区的其他城市对其存在的敌意。”

  而这种敌意正是环渤海地区协作的最大障碍。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为什么甘愿为上海做配套、甘愿接受上海的辐射,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上海经济的块头大,上海的发展为周边城市提供了机会。卢卫认为,天津现在缺少的正是经济规模。“天津要真正担当起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角色,我想至少还要再等10年。”

  (文/图 记者 王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