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共话生命科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5:13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过去几天里,令中国科学家倍感兴奋的,莫过于5位生命科学界诺贝尔奖得主的到访。他们分别是来自美国的路易斯J·伊格纳罗、费里德·穆拉德,德国的罗伯特·胡伯尔、哈特穆特·米歇尔以及以色列的阿龙·西查诺瓦。在北京举行的一个论坛上,5位大师与中国同行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智慧的交流与碰撞。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领域专业性很强,获奖成果一般人并不容易理解。然而,此
次来京发表演讲的5位诺贝尔奖得主,以自己的获奖成果直指人类的疑难病症,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健康饮食加锻炼可防治心血管病”,是路易斯J·伊格纳罗博士提出的观点。他和费里德·穆拉德博士因共同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独特作用,而荣获了1998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目前,两位大师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使这一发现变成有力的武器,来对付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

  在论坛上,伊格纳罗解释说,一氧化氮就像人体内保护机体抵抗心血管等疾病的“哨兵”,一氧化氮缺乏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保证人体内一氧化氮的含量可以预防甚至治愈这些疾病。更有意思的是,伊格纳罗还开出了防治心血管病的具体“药方”:

  “你吃的水果、蔬菜越多,身体摄入的抗氧化物就越多,一氧化氮(被)破坏的几率就越小。还有,鱼、黑巧克力、红酒、各类果汁都是很好的食物,含有很多的抗氧化物。”

  伊格纳罗的演讲使中国科学院的史香林先生深受启发。他说,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独特作用的揭示,为他从事的营养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罗伯特·胡伯尔和哈特穆特·米歇尔的研究成果所回答的问题是,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因发现光合作用反应中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荣获了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表示,这一发现在医药开发和植物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当前市场上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合成药物就是依据这一发现而研制的。

  聆听大师们演讲的许多中国同行表示,近十多年来,人类平均寿命大幅提高,这与诺贝尔奖得主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有着重要联系,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最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中国科学家荣获该奖项。

  不过,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加大了投入,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先生说,中国与国际科学尖端的距离正在不断地拉近。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有大幅提高。从生物(技术)专利数量来看,2002年中国申请国际专利(数量)在发展中国家排名(已)达到第二位。”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界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目前中国正在主导实施一项对于人类肝脏蛋白质的研究计划。此外,在新生传染病方面,中国科学家解析了萨斯病毒分子的进化规律,为世界对萨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继美、英、日、德之后,加入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并圆满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工作。这意味着中国的基因组研究已经与世界同步。长期从事基因组研究的于军先生告诉记者,很多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都与基因有关,如果每个人都能测定基因组,那么他一出生就能知道自己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有多大,这样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了。让中国普通百姓能够利用基因组测定来预防疾病正是他和同事们进行研究的目标。

  “1984年测定一个人的基因(组)需要30亿美元,04年3000万美元,06年150万美元,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仅用)1000美元(就)测定一个人的基因组。”

  出席本次论坛的美国教授厄尼斯特·巴特勒介绍说,目前欧美等国家已经有实验室向普通人提供基因测定服务,相信中国可望在未来5至10年内开展相关业务。

  来自德国的诺奖获得者罗伯特·胡伯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注意到了近年来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对此表示赞赏。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处于相对薄弱阶段,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技术。但,那已成为过去,最近五年中国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中国科研人员已开始进行最前沿的研究。”

  一些中外科学家还预言,未来15至20年中国将跨入世界生物技术强国行列。

  中外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参与的本次论坛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萨斯等疑难病症,生命科学领域的广大科研人员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治疗的方法。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越来越健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