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美合作 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5: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据新华社电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中美两国在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11日表示。

  在发展改革委和美国能源部联合在杭州举办的第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张国宝呼吁,中美双方在能源领域本着“互信双赢”的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妥善解决彼此关切。

  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杰弗里·贾勒特表示,中美加强能源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将支持中国在保护、合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使美国对中国油气领域的投资更加便利化。

  “中国将努力实现石油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分散石油供应的风险。逐步实施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张国宝表示。

  杰弗里·贾勒特说,中美在油气领域探索更大的商业合作和投资机会,将帮助两国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国际石油定价 中国尴尬失语

  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尽管作为中国石油期货的破题之作,燃料油期货经过两年的运行已初显“中国价格”的威力,但就中国石油的总体现状而言,依然没有走出在国际市场定价上“失语”的尴尬。

  被国际油市“牵着鼻子走”

  中国2003年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但中国的这个“强大优势”非但没有提升在国际原油价格上的话语权,反而被国际投机商作为炒作油价的“中国因素”,造成我国“越买越高,越高越买”的局面,被国际油市不断走高的行情“牵着鼻子走”。商务部的资料显示,2005年仅在重点监测的42种资源能源类产品中,我国就多付了300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多支付了168亿美元,成品油进口多付了23亿美元。

  中国为“亚洲升水”埋单

  除去国际机构和基金操纵原油价格的因素,“亚洲升水”也是造成我国在油价快速上涨中付出巨额代价的重要原因。“亚洲升水”现象,是指每桶中东原油销往中国等东北亚地区的价格比销往欧、美地区的价格要高大约1-3美元左右。

  目前有两种基准原油:一种是WTI,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另一种是布伦特,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由于亚洲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的原油期货市场,亚洲的几种本地基准油最终都是由WTI和布伦特价格决定,无法完全反映东北亚地区真正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导致中东销往东北亚地区原油价格普遍偏高,中国也因此深受其害。

  “亚洲定价权”之争进入白热化

  对于 “亚洲升水”现象,亚洲各国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力图谋取亚洲的区域性原油定价中心地位。

  在这场暗流涌动的“亚洲定价权”争夺中,中国当然没有静观其变。作为国内能源期货的第一个品种,上海燃料油期货自2004年8月25日上市以来总体运行良好,燃料油的“中国标准”和“中国价格”的作用初步显现。

  上海期货交易所有关负责人透露,发展原油期货的长远思路是,建立能够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期货市场,形成亚太地区的原油基准价格,促进中国成为连接石油出口国和东北亚主要石油消费国的能源桥梁和原油贸易、储运、加工中心。

  (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