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场调控下的治污妙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5:1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陈舸帆

  通过技术改造,不光减少了废气排放,同时利用废气发电,每年还可以通过“卖空气”挣得1200万元的进账,这事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令人满意的(详见今日01版)。

  很少有人不知道《京都议定书》,但清楚CDM项目的人并不多。这项旨在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互惠的融资机制,说到底就是“排污大户”向“排污小户”购买减排指标。通过这个机制,“大户”可以获得更多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小户”则可以用获得的资金用于更大力度的治污和发展。这个机制的先进之处在于使用市场调控的手段,来达到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的目的,并使全球区域内的发展更趋平衡。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运用处罚的手段来治理污染、加强环保,“严治”“限改”“重罚”等字眼屡见不鲜,不可否认行政和立法手段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时代,需要引入更多的手段尤其是以市场调控的经济杠杆来协调。如果说传统治污手段让企业形成了“治污就是增加生产成本”的思维定势,导致治污积极性与效果不理想,那么川威集团的生动实例则可以给那些“一根筋”的排污单位开开窍——在市场手段的调控下,治污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可以挣来真金白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毕竟,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欲望不是过错。

  靠“卖空气”每年1200万元的进账无疑是诱人的,但对川威集团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从此建立一个良性的发展链,更好地解决生产和污染的矛盾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设立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计算公式,比“卖空气”和1200万元要重要得多。我们相信这个计算公式的设立更多是建立在市场调控的基础之上,是在详细研究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之后权衡的结果。相比那些一味逃避责任、谈到治污谈到环保就喊头痛哭没钱的企业,川威之举不仅漂亮、智慧,也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这个治污的方子之所以绝妙,根源就在于对市场调控的领悟和运用。

  这也提醒其他企业,在对待环保和治污问题上应主动寻求和运用市场调控的手段,来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更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忽略和漠视,环保和治污就永远是一个负担,假如中国的环境污染继续恶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不能“卖空气”,反而还要花更多的钱去“买空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