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莫扎特密码》看高雅与通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7:45 东方网-文汇报

  肖复兴

  ●《莫扎特密码》借助大众文化通俗流行的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它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再丰富优雅的经典,要为大众所接受,也需要重新的演绎,而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并不一定都是高雅艺术的天敌

  ●不要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以为水火难容那样想当然的人为对立起来,而应该将两者门户洞开,让它们横竖相通,八面来风,彼此营养,相互滋润。这样的话,才是文化多元化的现代性体现,受益的,不仅仅是大众,也同时是高雅与通俗文化自己

  ●在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中,也有许多如莫扎特一样值得让更多人知道的伟大人物,我们应该借助电视媒体独特的优势与特性,借助大众文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将原来精英启蒙式的解惑和布道,变成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将理性和知性的言说,融入感性的引人入胜

  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央视音乐频道正在播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莫扎特密码》,是为了纪念莫扎特并向莫扎特致敬。说其大型,是因为每天一集,每集一个小时,共48集,为期将近两个月。以这样的规模与长度来纪念莫扎特,大概世界少有。如此的待遇,在音乐家中绝无仅有,今年亦是舒曼逝世150周年,别说如此规模的纪念了,就是提到舒曼的都寥若晨星。

  引起我的兴趣的,并不是《莫扎特密码》的规模,而是对如此规模与长度节目的处理的态度、思维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可能会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所帮助或启发。

  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它显然是受到了《达芬奇密码》的启发。由此,它将莫扎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音乐作品,以莫扎特的“死亡之谜”、“红颜之谜”、“居住之谜”、“贫穷之谜”等诸多之谜的方式,进行了切割,以悬疑的角度,融入流行通俗的元素,重新对莫扎特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和诠释,以及富于趣味的叙述。虽然,它不再是音乐史中经典的叙述方式和姿态,这些诸多之谜如同包子的包子皮,与它们所包裹在内的莫扎特的人生经历与音乐的馅,并不十分的协调,甚至有些支离破碎,显得或皮小馅大,或皮馅不符。但是,这样的方式与姿态,却容易吸引一般人们的兴趣。介绍对于一般人们还比较陌生而遥远的莫扎特,而且是如此密集的集数的漫长介绍,首先要做到的,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和耐心,它的初衷并不是要还莫扎特本来面目和完整风貌。还莫扎特本来面目和完整风貌,恰恰只是一种精英意识,只能拉开莫扎特和一般大众的距离,容易造成大众对莫扎特越发的隔膜与陌生感。

  从这一点意义来看,《莫扎特密码》借助大众文化通俗流行的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起码,它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再丰富优雅的经典,要为大众所接受,也需要重新的演绎,而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并不一定都是高雅艺术的天敌。《莫扎特密码》以人们惯常以为的莫扎特音乐高雅的文化形式为经,以流行通俗的所谓低贱的文化形式为纬,两者进行杂交,创作出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颇有些后现代文本的特点。可能在这样的创作中,会有一些损失,比如前面说过的支离破碎,或浅显而简单的平面化,但是,所谓经典的完整性,和精英意识的深度,也许正有意无意地拒绝了大众的接受,原本主题的支离破碎和表现的平面化,正是这种后现代文本的特色。而后现代平面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平民化过程的必然阶段。

  《莫扎特密码》吸引我的,还在于它借助了我国一些文艺界人士对其节目的参与。据说一共有40余位,在这些大众熟悉的面孔中,除了音乐家之外,还有其他各界人士。其实,他们在节目中露脸的时间都很短,除了专业人士之外,大多人所说的话显得有些大而无当,只能说是和莫扎特沾了一点儿边,关于莫扎特,他们知道的并不比大众多多少。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大多是串联和调节,或者是点缀。也就是说,如果去掉他们,一点儿不会妨碍节目的完整性。但是,《莫扎特密码》却把他们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关于莫扎特的人生和音乐部分,它完全依靠资料进行剪接就可以了,唯独这部分,它需要费力气采访,然后进行剪接和重新组装。

  这是《莫扎特密码》的聪明之处,因为它知道,作为异国的莫扎特,要让中国大众认可并感兴趣,必须打破他者陌生的这一困境。在节目中让这些其实大多和莫扎特并不那么沾边的名人出场,其实是它进行本土化的尝试。这些人说什么,说得对不对,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说的态度和过程。在这样他们听莫扎特音乐那充满感性“说”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地理的现场感,让我们中国的大众恍惚觉得,两百多年前欧洲所有发生的一切不那么遥远,莫扎特也离我们很近,于是,他们便很好起到和观众一起破解莫扎特密码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将异国的经典艺术本土化,恰恰也是借助了大众文化流行与通俗的元素。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最前沿、受众面最广泛的载体,如何借助电视的优势,将传统经典的高雅文化艺术,不再仅仅高居象牙塔之上或精英的经院式研究之中,而是能够更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广泛地传播给大众,让高雅的艺术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容易接受并喜闻乐见,确实需要打开更为宽阔的思路。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以为水火难容那样想当然的人为对立起来,而应该将两者门户洞开,让它们横竖相通,八面来风,彼此营养,相互滋润。这样的话,才是文化多元化的现代性体现,受益的,不仅仅是大众,也同时是高雅与通俗文化自己。在这一点,《莫扎特密码》的编导者作出了他们有益而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畅想与徜徉的空间与未来。因为在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中,也有许多如莫扎特一样值得让更多人知道的伟大人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藏,我们应该借助电视媒体独特的优势与特性,借助大众文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将原来精英启蒙式的解惑和布道,变成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将理性和知性的言说,融入感性的引人入胜。这对于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不无裨益,值得期待。

  (作者为《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