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科技泡沫带来的纸上繁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1:56 京华时报

  最近,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指出,我国每年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科技泡沫”。虽然这一数据有待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证实,但我国“科技泡沫”现象的局部存在,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严峻事实。

  教育部的调查表明,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到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据统计,我国SCI(科学论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10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120位之后;虽然每年国内发表的论文浩如烟海,但是真正有价值、有创见的却是凤毛麟角。

  一些科技行政部门也把“出科技成果”当成了“出政绩”,用行政管理办法来指导学术研究,使得大量本来就不成熟、缺少实用性的“成果”,也能通过评审甚至获奖。

  科技成果的批量面世,制造了科技的“纸上繁荣”,却贻误了科技创新事业。某省一位主管科技的副省长曾就几千项获奖的科技成果发出感叹:“这么多获奖的成果,竟然找不到几项有转化价值的。”

  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过于简单机械,学术成绩实行量化考核,以发表论文多寡论英雄,以成果获奖与否为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科技人员晋升职称、申报课题、评奖、学科评估,无不要求有专著、论文。这种评价激励制度,使潜心研究、坐“冷板凳”的人得不到鼓励,却助长了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为了应付考核、晋升职称,很多科技人员挖空心思制造论文,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研究,耗时费力的重大科研课题和基础研究遭到普遍漠视。为此,我国已付出了在很多产业领域技术受制于人的沉重代价。

  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建立全面、科学的科学技术评价机制,制定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特点的考核办法,用强有力的制度导向来激发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热情,否则,我们就永远难以摆脱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

  摘编自新华社9月12日电文/王海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