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怒斥教育部虚报冒领政府特殊津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2:43 汉网 | |||||||||
审计公告显示:教育部冒领百万政府特殊津贴 科技部千万资金闲置 [看点1]非常气愤 前天,审计署连夜公布了42部门去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其中教育部多报领政府特殊津贴561.55万元,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未上缴金额近5000万元,科技部科研项目资金1650.7
[看点2]曾有前科 教育部:2003年至2004年,一些所属单位未经批准自行收费1.54亿元,其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向各地主考单位归集英语四六级考试费1.4亿元,北京语言大学收取汉语水平考试费1293.93万元。 科技部:1997至1998年,原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所属全资企业中生北方生物工程研究所向凯正公司投资2925万元,其中除自有资金292.50万元外,其余2632.50万元为863计划课题经费。(摘自审计署2004年审计报告) ■最新表态 已将该缴费用上缴财政 昨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费已经上缴到中央财政专户。 昨天,对审计中发现的应缴而未缴的预算外收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已经将考试费全部上缴到中央财政专户。对多报领的政府特殊津贴,已在申报2006的额度中予以核减。 另外,针对“中国教育信息网”涉及的问题,已经责令有关单位认真整改。 ■代表怒斥 过往体验,申请经费太难了 “连政府特殊津贴都虚报冒领,这确实太不应该了!”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张钟宁告诉记者:“我本身是搞科研的,最了解其中的困难了。我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申请资金上面。”首先一个项目的经费不能一次性给清,而且每次都很少。每次申请下来经费后都不能保证是否有下次的经费,因此有结余的按照规定应该上交的都自己留下来了,很多单位还到处多次申请经费,造成大量的资金闲置。 一方面科技需求的经费远不够用,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闲置。“如果国家能一次性给每个项目比较充足的经费,这样单位就不用多方筹集、囤积资金了。”张钟宁指出。 究其根源,还是制度有问题 “在我印象中,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这些单位都已经被审计过多次,也公布过,到现在还有漏洞。”究其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诚信的缺失,一方面是制度上有漏洞。就科技部1650.73万元科研项目资金被长期闲置来说,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钱。有些单位就是拿着钱心里踏实,有的钱已经够了还要去争取经费,这也是由于国家资源在分配上不合理造成的。 发人深省,明年两会提建议 张钟宁介绍说,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为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而设立的一项制度。按国家规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每人一次性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万元,免征个人所得税,并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按道理,特殊津贴不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是发人深省”。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表示在明年的两会上将会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减少科研领域的奖项,而是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当中去。 ■审出五大问题 他们因为什么上了审计黑榜 审计署刚刚公布的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表明,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违规投资、虚报多领预算等问题依然严重,也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 1、挪用资金搞培训、建别墅 案例:审计发现,2000年至2004年,北京铁路局将所属西山疗养院改造工程拆分立项,在未经原国家计委和铁道部审批的情况下,动用铁路资金1.64亿元,建成集住宿、餐饮及娱乐为一体的别墅式酒店。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采取虚列基建支出的方式,将交通专项建设资金(车辆购置附加费)3.08亿元滞留在委本级,并违规用其中的1.06亿元核销原所属企业的借款。 此外,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民委、农业部、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或其下属单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问题。 结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但是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已经成为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私设小金库为职工发放福利 案例: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教育部所属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集中各考点上交的考试费2.34亿元,已上缴财政专户1.86亿元,应缴未缴4771.45万元。 此外,司法部、国家体育总局、人事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或其所属单位也存在着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结论: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往往与腐败相伴相生。为此,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但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这种现象仍相当普遍。 3、违规投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案例:2000年至2003年,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挪用国家造林项目还贷准备金5.67亿元,分别借给8家单位,或进行证券投资、对外借款等。截至2005年底,尚有3413.01万元未收回,另有1620万元资金存在损失风险。 结论:坚持投资回报原则,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等相关规定,对于投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定。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违规投资,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 4、虚报多领预算资金 案例:教育部未定期核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变化情况,也未及时上报人事部,形成长期多报多领该项经费。至2005年末,教育部“政府特殊津贴”拨款累计结存561.55万元。 结论:审计发现,一些部门单位的项目预算编制不实、结余过大,甚至虚报多领、高估冒算预算资金,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5、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 案例:2005年,国家安监总局所属安科院未经财政物价部门批准,自行收取“注册安全生产工程师注册费”、“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费”共计391.87万元。 结论:自1996年起,文化部所属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受文化部委托,在未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向音像企业收取音像制品统一防伪标识费用,截至2005年底,累计收费1.08亿元,支出8842万元,结余2013万元。 ■华夏专访 位高权重部门最容易出问题 昨天,就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五号审计结果公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审计专家宋常。 华夏时报(简称华夏):与去年的审计公告相比,您认为今年有什么不同? 宋常:相对于去年的审计公告,今年有所好转。总体看来,今年各部门对审计结果比较重视。通过此次公布的整改情况,可以看出,各部门的反应比较快,态度也开始往好的方面转变。这在以往的审计公告中,体现得没有那么明显。而今年的审计报告也比较体现人性化,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进行公布,不仅公布了存在的问题,还人性化地分析了原因及整改情况。 华夏:现在社会上很多科研人员都觉得经费不足,但此次审计报告披露,科技部还有1650.73万元科研项目资金长期闲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宋常:从这一点能看出来,国家开始重视效益审计。今年的审计报告与以往相比,不仅强调合规、合法、真实客观,还有意识地开始审查部门资金利用的效率性,对使用合规不合理的资金和闲置的资金也进行了审查,说明国家开始重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华夏:您认为哪些部门容易出问题,这些部门具有什么特点? 宋常:笼统来讲,所有内部控制不完善、管理有漏洞的部门容易发生问题。如果再作细致的分析,则有两类部门容易有问题,包括位高权重的部门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部门。位高权重的部门往往资源比较多,这样涉及的资金就比较多;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部门由于覆盖面较广,属于关键部门,涉及关键环节,所以这两种类型的部门容易出问题。 华夏:今年的审计报告涉及到42个部门,您对这个数字怎么看? 宋常: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审计结果让人觉得还是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这42个部门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这说明内部管理还不完善。 其次,某些去年被审计出问题的部门,今年还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说明,这些部门整改不够彻底。第三,除了各部门本身的自我监督,一个审计部门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还需要多个监督机构进行沟通,联合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