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护花使者”:用火花见证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6:30 北京晚报

  在过去的50多年里,

  赵胜老人收藏的火花已由最初的几枚变成了如今的近26万枚,涉及人物、山水、建筑、绘画、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30余种,其中仅体育类就有1000余枚近400多套。

  探清每枚火花背后的故事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也是火柴的商标。从18岁起,赵胜就爱上了火花,并开始了他漫长的收藏之路。赵老说,年轻时他只是一味的收藏,却从没想过去了解火花的历史。如今退了休,空闲时间多了起来,这也让他有机会翻阅历史资料,他现在才发觉,原来收藏火花的最大乐趣并不在于收藏数量的多少,也不在于收藏品是否独一无二,这最大的乐趣他参透了半生,如今才渐渐找到答案,那其实就是——探清每一枚火花背后的故事。

  说起他家中最珍贵的宝贝火花,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他指着桌上厚厚的一摞火花,逐张地翻看,并逐一将其历史和收藏背景娓娓道来。

  收藏源于“工作之便”

  1951年,18岁的赵胜被分配到北京火柴厂工作。当他看到火柴盒上漂亮的火花时,眼睛立刻被吸引住了。此后利用工作之便,只要在厂里看到好看的火花,他肯定会买下来,拿回家后就小心翼翼地把盒拆下来,然后剪下有图案的那一面,再收集起来。

  时间一长,厂里都知道有个爱收集火花的年轻人,大家便纷纷帮他收藏。家里的火花越来越多,每当下班回到家里,虽然工作一天很辛苦,但只要摆弄起心爱的火花,赵胜全身的疲惫就立刻跑到了九霄云外。

  陌生老外寄来“火花”

  1961年,赵胜收藏的火花已经相当多了,但是他手中的火花全部是国内的,想有一枚国外火花成了他当时最大的梦想,没想到,恰恰是在这一年,他的这个梦想被一个神秘的朋友圆了。

  那一年的9月1日,赵胜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如今的俄罗斯的来信,他满头雾水:自己并没有外国朋友呀。等拆开信封一看,赵胜当即欢呼起来。原来,里面装着一整套(共11枚)纪念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上太空而特制的火花,还有一张加加林的肖像画,上面写着:“这是加加林的肖像,送给亲爱的朋友赵胜,萨里哈。”

  看着这些火花,赵胜又激动又疑惑,激动的是自己竟然意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国外火花,可这火花究竟是谁寄给自己的呢?“萨里哈……”赵胜反复念着信上留下的名字,他在脑海里搜索着,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个国外的朋友呀。

  收藏好这些珍贵的火花后,赵胜想方设法想找到这位神秘的国外友人,当面向他道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他并没能和这位朋友取得联系。

  “护花使者”只集不卖

  由于收藏的火花太多,家里的柜子里、抽屉里、箱子里……只要是能装东西的地方,几乎都有他的火花。“这些火花,几乎每张都有自己的故事。”说着,赵胜拿出一枚1961年印制的火花,那上面印着“要算着吃,不要吃了再算”几个字。他说,当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每人每天粮食定量是一斤,如果一顿吃完了,下顿就没有了,这火花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另一枚“有故事”的火花是发行于1879年的“太和舞龙”。赵胜骄傲地说:“这可比中国邮票的发行还早一年呢!”他边说边看,眼里流露出对火花的爱护之情,“前两天我得到消息,有人出3万港币想收这枚火花,这可是无价之宝呀,出多少钱也不能卖!”

  赵胜说,收藏火花不仅仅是为了愉悦自己,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历史见证物。火花虽小,可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张火花上的图案,都能清楚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情况,火花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过它本身。

  通讯员田兆玉张迅J147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