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省为优秀人才提供大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9:18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一百六十多年前,清代诗人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以其敏锐的思维将国家的振兴与人才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并鲜明地提出了“不拘一格”的思想主张。

  今天,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则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将建立和完善一套引才、选才、用才的机制作为当务之急,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创新选人用人的路子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要打破旧机制,引入新机制。我省先后公开选拔副厅级干部4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27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476名,机关中层干部普遍实行竞争上岗,全面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同时,还制定实施了青海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工作规划;取消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下放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考核,试行省管企业领导人员年薪制,逐步形成适合企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并探索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就要加大培训力度,给人才充电。组织实施“西部之光”、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选拔了一批省级优秀专家。通过“阳光工程”等专项培训活动,培训各类技能人才、青年农民技术骨干和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

  在帮扶培训方面,争取中央国家机关、对口帮扶省份和沿海发达地区在培训政策、项目、经费、名额等方面的支持,近年来,选派一千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经济管理干部外出培训;选调二百二十多名厅局级干部赴国家有关部委、东部省份挂职锻炼。加强省外境外培训,并在国家行政学院开办了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办领导干部培训班,形成了多种渠道、内外结合的干部培训基本格局。

  创新引智引才方式

  激活和用好各类人才,就是要创新引智引才方式。近年来,我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人才到青海创业和发展。

  省政府先后特聘54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青海省科技顾问,定期联系,短期服务;大力实施“候鸟工程”,从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引进一百多名专家来青短期服务;中组部先后选派79名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和“博士服务团”成员来青海挂职服务;省委组织部聘请67名曾在青海挂职和服务过的干部为特邀研究员。

  同时,以聘任方式引智引才,包括聘任清华大学教授李建保为青海大学校长,为转变青海大学办学观念,提高办学水平,带动全省高教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又先后选聘北京大学、公安部、文化部、湖南广播电视局、中国东方歌舞团等部门和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担任我省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高等教育发展、文化资源开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带动和培养了一批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

  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我省通过组织实施“两基”攻坚计划,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使全省实现“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3%,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8%,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3%。同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将原有的7所高校合并为3所综合本科院校,并增设资源勘察、盐湖化工、旅游、环境工程等二十多个相关专业,先后建成34个省级重点学科、30门精品课程、10门高职示范课程和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通过省内外、城乡联合办学等办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目前,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实体35个,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5所,各类职工培训和农民文化技术培训机构达1576个,每年有四十多万农牧民和职工接受各类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发展民族教育,包括调整、优化少数民族教育结构,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工作;教育对口支援取得实效,8个州、地、市与辽宁的市、地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两省245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目前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45万人,民族自治地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

  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要用好人才,就必须激发和调动人才活力,在这方面,近年来我省采取措施,大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是提供事业发展平台,聚集青海特色学科人才,包括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与我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学科发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已获得国家立项61项,项目资助经费4995万元;加大财政投入,创建高原病中心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青海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为研究解决高原医学方面的技术难题提供了科研平台;西部矿业整合各类资源,成立了青海省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优化用人环境,支持人才干事业。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干事业。研究制定了《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等政策,增加省级优秀专家津贴,设立科技重大贡献奖。2004年以来,省政府每年组织开展重大科技奖评选工作,先后对杜德志、田正科、邓吉牛、李浩放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各奖励50万元,宣传文化系统表彰了41名“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拔尖人才。 (作者: 何 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