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房产富豪:收入巨人 纳税侏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11:00 法制早报

  □本报记者王寿臣

  “就是房地产被炒得太火了,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一看到房地产企业没上榜,人们自然就把我们当成了偷税漏税 的‘嫌疑犯’。”9月10日上午,在北京CBD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某建筑集团分公司的项目经理赵剑(化名)先生,对 新出炉的“2005年度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9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和《中国税务》杂志社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显示, 纳税总额达到6313.77亿元。而号称“富豪”最多的房地产业,在排行榜上却几乎不见身影。只有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 司以13亿排名97位;广东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以2.8532亿元纳税额排名第490位 ;SOHO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以2.8433亿排名494位。

  2004年度

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中,前200人中有64位是房
地产界
大亨,前20名中有11位涉足房地 产行业;2004年胡润中国大陆百富排行榜中,房地产富豪也占据了其中的45%;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企业连 续3年位居首位。涌现出那么多大亨巨富的行业,进入500强纳税大户的却寥若晨星,对于作为全国拥有5万多家建筑企业 的庞大群体来说,强烈的反差依然受到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房地产“榜上无名”另有缘故

  在媒体对房地产业纳税提出质疑的同时,房地产界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率先站出来的是潘石屹和任志强。9月13日,他们同时在焦点房地产网发表文章称,“偷漏税大户”是外界对开发 商的误解。

  针对房地产企业是“纳税侏儒”的说法,潘石屹语气比较平和,他希望媒体能客观、实事求是地报道房地产公司的纳 税情况,不要太情绪化。任志强却感到很恼火:“房地产企业从来都是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审查的重点,不但不少纳税,并且常 常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预先纳税。”他指责媒体“总在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脏水倒在这个中国的支柱型产业上”。同时又为自己 没有上榜辩解:华远集团的业绩归政府考核,不要因为没有上榜,就认为企业存在问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房地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北京, 房地产业占整个GDP的35%以上,那么,税收也应该占1/3以上。”

  一般而言,利润高的行业纳税就应该多。像排榜靠前的烟草、石油行业,因为垄断产生的暴利,纳税额也相当高。房 地产利润本身很高,纳税额应该和利润增长成正比才比较吻合。“事实却不是这样。”易宪容说。

  赵剑进入建筑行业已经有12年的历史,所在的建筑集团公司在北京属于中等规模。对于纳税排行榜中房地产企业连 续几年的空缺问题,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房地产业缺乏市场集中度。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限制了单个房地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 额,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纳税总额。“这种纳税排名榜很难反映房地产企业纳税的真实情况。”

  集团型企业进行房地产开发时,一般都按当地政府要求,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直接向当地 税务局申报纳税。如果参加纳税排名,项目多的地产企业的总体纳税额无从体现。赵剑打了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说你是贼, 看客中不明真相的人很可能会随声附和,在这种情况下,你再狡辩也没有用。“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房地产业挨骂也不排除这 种情况。”

  偌大的房地产业,在纳税榜上的尴尬局面,曾经让潘石屹也感到不自在。自去年以来,他也开始关注起纳税排行榜来 。今年终于榜上有名,给他带来了不少欣慰。

  潘石屹当着《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张木生的面说,他问过同行上榜的过程,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评榜人都没有向他 们了解情况,都是瞎编的。“各种各样的财富排行榜水分相当大,和税收排行榜这样一家一户、一分钱都不差地去统计,是没 办法比的。”他希望通过房地产行业的努力,公开透明的税收排行榜,能够逐步地改变房地产发展商是“坏蛋”的形象,也希 望各个排行榜能够依据中国税收排行榜,或者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而不要简单地靠网友们的投票,因为仅靠投票的话不一定 很准确。

  张木生向记者解释说,周期纳税和税制不规范,也是制约房地产企业上榜的原因。首先是房地产企业普遍按周期纳税 而不是按年度纳税。房地产业的特点是一个建设周期连着另一个建设周期,大量的贷款以及资金占用问题,让企业的报表中很 少有盈利情况。

  另外,由于当初设计税制时主要以增值税、所得税和消费税为主,致使房地产业中的大量民营企业主将个人的花销都 记在公司账上。而对于个人资产,因为税制在财产税方面的空白,也造城了纳税不足。

  财政部一位研究税收的专家指出,房地产企业必须在项目完工后才能对整个项目进行结算,在建过程中是无法进行结 算的。这一结算特点使房地产企业经常处于某个年度销售额可能高,某个年度销售额低的不稳定状态。这样可能会使某一些年 份,某一些企业,它的利润没有被统计上来,或者说还没有提到交税的这个环节上来。因此,纳税额少并不代表房地产企业必 定存在偷税漏税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税“跑”哪去了

  在中国5万多家房地产业企业中,比潘石屹的“SOHO中国”规模大的肯定还有很多。他们为什么没有上纳税榜, 这个行业到底是否存在偷税,对于这个话题,不同领域的人各持观点。

  房地产企业职员赵剑:

  “没有进入纳税排行榜,并不等于他们偷税漏税。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纳税是不一样的。开发不同的房地产产品纳税 也不一样,同样的住宅,开发公寓和普通住宅的纳税也不一样;相同经济性质的房地产公司开发同样的产品,因为公司的注册 地不同,又有享受优惠政策的区别,所以也不一样。”

  偷漏税现象肯定存在,但只是少数,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还是守规矩的。赵剑称,相比偷税漏税,合理避税还是比较多 的。

  “怎样才能合理避税呢?”记者问。“简单地说就是钻一些法律上的漏洞。”他解释说,“避”和“偷”是两个概念 ,不光名字好听,性质也不一样。“现在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到企业应聘,招聘人员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懂不懂合理避 税。”

  社科院金融研究员易宪容:

  “偷税十分严重,而且是千方百计。我觉得主要的偷税方式是靠项目滚动开发,比如在做第一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 将下面的项目成本挪过来,这样成本加大了,利润自然就降低了,所得税就很少了。”易宪容自称对偷漏税的方式没有过多地 研究。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到2005年上半年,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共计查处房地产企业中存在严重涉税违法问 题的案件180件,查补税款75845万元。

  税务专家张木生:

  “90%的房地产公司或大或小有问题。税务部门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查账时,有很多东西事先就没有,连规定什么 可以进入成本,什么可以变成扣除项目都不清楚。现在征税都是依据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标准,土地按面积征税,房子是按 计价征税。而且在房地产上国家都没有统一的财会标准。”

  “房地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完善,征税中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步解决。”房地产业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张 木生依然充满信心。

  税制不完善也是“寡税”的原因

  房地产老板在为纳税榜上无名进行辩解时,找出了很多理由,可是房地产带来的巨额利润却是无法掩盖的。

  广东出版发行的《共鸣》杂志,在2002年到2004年连续发布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中,房地产业连 续3年位居榜首。虽然这个“排行榜”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但是房地产业的暴利却是尽人皆知。

  当全世界的房地产业的利润都在5%的水平上徘徊的时候,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平均利润则在15%以上。据测算, 房地产企业的平均利润至少在20%-30%之间。

  这个平均利润率只是理论上的,而真正的利润是多少,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最近,上海“汤臣一品”为房地产暴利 又提供了一个答案:每平米售价11万,而成本只有3万。

  形成房地产暴利和房价畸高的原因,有专家认为与地皮有很大关系。资料表明,北京的土地70%都是在炒作过程中 完成的。许多开发商都拿不到“第一手”土地,往往是买“几手”的土地,买完以后相互之间再转手,有的甚至是子公司和母 公司之间的交易,如此转来转去,地价就上去了,水涨船高,房价也就上去了。

  房地产暴利和房价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开发商的本意。赵剑向记者透露,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全是开发商造 成的,那些能够拿到地皮,然后转手倒卖高价的权力人物,才是始作佣者。第一个拿到地皮的人,好比是拿到了一条鱼,经过 几次转手之后,到了最后的开发商手里,基本上只剩下鱼刺了。“开发商光守着鱼刺,那不得赔死?把被别人吃掉的肉赚回来 ,没有暴利支撑是不行的。”

  房地产暴利没有让纳税榜很体面,并非多数富人“为富不仁”,我国税制的不完善,导致富人“寡税”,也是一个主 要原因。

  张木生告诉记者,房地产企业纳税榜让老板们感到很委屈。万科总经理郁亮诉苦说,出现这种现象,与房地产的市场 集中度不高有关。万科的税额仅为万科在深圳总部的纳税额,而不是万科集团总体的纳税额。事实上,万科集团2004年实 际缴纳税款总额已达8.02亿元,却没有上榜。

  ◆相关链接◆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TOP10

  规模10强企业总资产规模高达1866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的38.1%;总销售额为499.4亿元, 占百强企业总销售额的31.63%、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65%。

  1.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3.上实地产

  3.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5.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山东鲁能置业集团公司

  6.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7.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

  8.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9.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0.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

  盈利能力10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达67亿元,企业在主营产品方面特点突出,负债比重的减少导致净资产增加。

  1.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2.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3.上海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6.SOHO中国有限公司

  7.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8.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0.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入围“2005年中国纳税500强”排行榜房地产企业;

  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纳税额13.24亿元;

  广东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公司纳税额2.85亿元。

  SOHU中国有限公司纳税额2.84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