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供销社的难忘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12:55 温州都市报

  

供销社的难忘记忆

  1952年,永中供销社开业情景.

  

供销社的难忘记忆

  永中供销社现状

  

供销社的难忘记忆

  永中供销社一门市部

  ■本报记者 王宏

  供销社是当地最热闹的

  天气转凉了,60多岁的刘阿婆带着小孙女来到龙湾永中供销社百货经营部,为老伴买一套棉内衣。永中供销社百货经营部在一幢六层的综合大楼,临永中路的楼面悬挂着“永中供销社”的绿底白字的灯箱招牌,鲜艳显眼。商场里顾客并不多,两个营业员站在收银台前聊天。店内一个个货架,整齐地陈列着各种生活用品,珠宝玉器的柜台让这商场有了一些贵气。

  刘阿婆在陈列内衣的货架前,伸手取了一件“三枪”牌深灰色内衣,看了看尺码。

  “几十年了,我一般都是来这里买东西,放心!”刘阿婆挑选着衣服,笑呵呵地说,“现在可方便了,都是自己挑选,以前在供销社买东西,哪里给你挑选啊,能买到就不错了。”

  刘阿婆记得,在她出嫁的那一年,永中供销社刚成立不久,当时农村用的、吃的都在供销社买。她家在乡下,离供销社有10多里路,她为了做一件新衣服,来回跑了好几次,都没有买到当时紧俏的“哔叽”(音)布料。“最后还是托熟人,找他一个在供销社的亲戚,才买到那布料。”

  刘阿婆走后,店内显得有些冷清。一名营业员说,像刘阿婆这样的老年顾客,通常都在下午过来购买东西,“那时店里生意会好些”。

  在商场的对面,一块“永中供销社棉布经营部”红底铜字的招牌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大大的招牌下是一个显得有些狭小的店面,门口挂着一溜五颜六色的衣服,堆放着许多塑胶鞋。店内并没有看到一匹棉布。

  “小时候,我最爱往供销社跑。那里不但卖糖果饼干,而且还卖新衣新裤,摆满了吃的、用的、穿的各种商品,空气里始终弥漫着油盐酱醋、海带、蒜头的气味。”50多岁的陈先生开的店就在供销社百货经营部旁。在他的记忆中,供销社在1978年改造成了供销社百货公司,每天早晨,供销社大门一开,人们就拥挤着走进店里抢购东西。“供销社会提前通知大家,红糖、布料什么时候到,要大家去购买。”百货公司每个月底都要关门“盘货”一天。每到这天,镇上的人见面总说:“供销社今天盘货呢!”“是啊!是啊!盘货……”

  永中供销社文具图书经营部的营业员郑女士回忆,在她七八岁的时候,永中供销社在寺前街开出了好几家商店,印象最深刻的是供销社副食品商店。“我家住在永中护寺桥西,过了桥,就是寺前街。我经常抢着帮家里打酱油、买盐。”30多岁的郑女士说,那是童年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一拿到钱,就蹦蹦跳跳地往供销社跑,每次经过副食品店时,总要往里瞧瞧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有时候用多出来的几分钱,买几颗糖果。”

  永中百货经营部所在的位置,是以前永中的中心地带,“这里是永中供销社最早的门市部。”永中供销社党支部书记杨士福告诉记者。永中供销社成立于1952年,是解放后温州农村最早一批组建的供销社。

  用旧铜铁、大米入股供销社

  “当时,我们永中就一个供销社,可热闹了!”80高龄的张学聪是永中供销社的创办人,说起供销社,就打开了话匣子。

  解放以后,基层供销社开始创办时,多数是借祠堂庙宇,或由农会将没收了的地主房子以及乡镇公房,拨给基层供销社作营业用房。大多数基层供销社都是一社一个门店。随着购销业务的发展,经营网点由少到多。

  1952年2月,全国土改如火如荼地开展。永嘉县委贯彻中央在农村建立供销社、信用社、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社”的指示精神,派了建社工作队进驻各乡政府进行建社筹备工作。永中当时还是划归永嘉县政府管辖。在县工作队进驻后,也组织了一个临时的建社领导班子,指定由张学聪负责供销社的创办工作。

  “办供销社,要钱、要场地啊。当时大家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张学聪说当时供销社的成立,政府并没有财政拨款。筹钱的惟一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入股,成为供销社社员。“当时一股是2.5元,半股是1.5元。”

  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动,全乡共筹集股金1000多元。“有的社员实在是没有现钱,就拿家里的旧铜、旧铁代替,有的甚至用大米、小麦等粮食代股金。”到1953年的时候,有入股社员5700多人,今天,永中供销社仍然有12000多股民。

  供销社开张的那天,是乡里的一件大事。

  “供销社的场地是由当时村里的五显殿改建的,一个半人高的木板钉的柜台挡在门口。”张学聪翻出一张已显模糊的黑白照片说,“殿堂南首一间房子里,主要摆放食盐、酱油、米醋等调味品。”五显殿所在的位置,在当时永中寺前街中段,寺前街在沧河边上,是永中一条最热闹的街道,也是永中的中心区域。

  一张放猪肉的大木案,摆在殿堂的中间,很是显眼,旁边堆放着大豆饼、大米、棉布及一些小百货,化肥、磷肥等肥料也堆在一旁。“当时,一天杀一头猪,肉都卖不完。”张学聪说,当时供销社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他被选举为理事会主任。“当时我们白天做营业员,晚上还要与村干部下生产队工作。”供销社理事会的几名同志,当时吃住都在供销社里,晚上店门一关,供销社的店面就是卧室了。“当时我都睡在殿堂里以前放神像的橱里。”张学聪说。

  “刚开始,我们进货就一条扁担两只箩筐。”采购员有专职的,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走一个小时的路,赶到龙湾蓝田坐港船到温州采购。晚上回来的时候,有时候都天黑了。“货一到,我们自己把货物挑回供销社。”张学聪说领导是要起带头作用的。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最初,我们珠算都打不准,结账就容易出差错。”张学聪说,一个出纳在收款时少收了二角钱,晚上结算的时候,他自己垫钱结账。

  张学聪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文件袋,从里面抽出一本账册。“这是供销社第一年的销售记录。”1952年那一年,供销社商品销售完成130945元,第二年商品销售则达到221704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销售收入了,主要靠副食品和日用品销售。”

  据温州市供销社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州最早的供销社是1950年4月在五马街成立的温州专区供销社,至1952年底,永嘉、瓯海等县先后成立供销社。至今,温州市供销社辖2市6县3区供销社,县以上供销社企业78家,基层供销社68家,机构网点709个。

  凭票买东西的记忆

  1958年,供销社划归人民公社领导,这时,永中供销社有员工351人。“这个时候,供销社快速发展,由原来的一个门市部,发展到5个中心商店。”张学聪掰着手指数着,有农业生产资料中心商店、棉布百货中心商店、副食品中心商店、饮食中心商店、农副产品采购中心商店。

  1960年以来,由于商品资源不足,肥皂、火柴、胶鞋、缝纫机、手表、铝锅等实行凭票、凭证供应。瓯海区文联副主席林长春回忆,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每个月家里都发两市斤的煤油票,父母就让我提一个玻璃瓶去打煤油。”供销社离他家50米左右,在打煤油的时候,他总爱在供销社玩半天。“供销社用房是当时镇上最气派的房子,要是谁在供销社上班,那可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冬天的时候,村民们都爱聚在供销社门前,一边喝着从供销社买的廉价白酒,一边嗑着瓜子或花生,在太阳底下闲聊大半天。

  家住永嘉桥头的林小姐,对于供销社的记忆,更多的是店里的糖果。“小的时候,对供销社的记忆,说实话,没有多少,对里面的零食,倒是念念不忘。一有点钱就往村里的供销社门市部跑。”28岁的林小姐说,记忆中的供销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供销社。

  那时,供销社都是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柜台里面摆着铅笔、本子、削笔刀,每每透过柜台的玻璃,看到这些东西,“我和小伙伴们都要悄悄议论半天,眼馋半天。还有一个卖糖果饼干的柜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糖果饼干。这两个柜台对我们最具吸引力,我们隔三岔五就要跑进去看看。”一看到供销社里有了新品种的糖果,特别是小儿酥,嘴就馋了。小儿酥就类似于如今各大超市卖的酥糖。那时是用模子做成小孩形状的,所以叫小儿酥,记得是用白底红花的糖纸包着。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可是奢侈品,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一次,她偷偷拿了家里的2元钱,跑到供销社,对供销社的阿姨说要买小儿酥,阿姨很诧异地问:“都买吗?”“都买。”阿姨还是不放心:“是谁让你买的呀?”林小姐说是爸爸。结果两块钱的酥糖用纸包了两大包。林小姐当时就傻了,怎么办呢?这么多,又不能给别人发现。干脆,她找到一个好伙伴,一起躲在屋后吃……

  不久,改革开放了,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也悄然淡化了。以前在乡村的代销店、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超市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专门跑到供销社去了。

  供销社的辉煌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时代的发展让“供销社”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现在,供销社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连锁超市走进百县万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