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射架下的花环:酒泉卫星发射测试站采访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12:56 新华网

  新华网酒泉9月17日电(记者张严平、孙彦新)巴丹吉林大漠深处,弱水河畔,高耸的发射塔直刺云天,这便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胡杨泛黄的季节,当我们跟随发射测试站官兵来到东风烈士陵园,凭吊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友,面对茫茫天地间如林的墓碑,久久失语……

  这哪里是墓地?它分明是一方威武的军阵——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一马当先,在他的巍然挺立的汉白玉墓碑后,是从将军到士兵依次排开的10列纵队,向着远方高高的发射塔送去庄严的守望。

  军阵中的672个英灵,平均年龄只有24岁。

  胡杨林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守望的将士们,从春到冬,年年岁岁……

  是什么让他们的灵魂有如此割舍不下的深情眷恋?是什么让他们的生命在这片洪荒大漠里长青不朽?

  无名烈士碑载录下一个悲壮的年代,“七勇士”的足迹犹在,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已化作大漠里不落的太阳

  人们已经无法确定,第一位在这座陵园安息的烈士姓名,只知道他是1958年第一批开进戈壁滩特种工程兵的一位战士,今天,他的墓碑上只留下“烈士之墓”4个字。

  这位无名的烈士,代表着一个悲壮的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渴望和平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自己的和平盾牌。

  于是,刚刚从朝鲜战场上回国的一支大军,开进渺无人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卧薪尝胆,倚天铸剑。

  千里戈壁,支起几万顶帐篷,架起几千口大锅,十万官兵发出“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誓言。

  今天当我们站在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的墓碑前,当年发射测试站“七勇士”的身影又从远处走来。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进行第一枚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的发射。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本国领土上进行的核导弹试验。此时,兰新铁路停运,西北航线关闭,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除了发射测试人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其他人登上了随时准备离开的列车。

  也正是在此时,担负这次试验发射任务的“七勇士”平静地走向离发射工位只有一百多米的地下控制室。

  他们向组织写了决心书,在后人看来,这实际上是7份“遗书”。唯一不是共产党员的徐虹,最大愿望就是一旦牺牲后能被追认为党员。他忘不了,曾经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父亲把他送上新兵列车时,眼睛里流露的殷切期望。7个人喊出了同一个声音——“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

火箭旁!”

  发射进入一小时准备,一直在现场的聂荣臻元帅在撤往20公里以外的敖包山指挥所时,与“七勇士”一一握手作别,并响亮地喊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高震亚、王世成、颜振清、张其彬、刘启泉、佟连捷、徐虹。这一刻,没有更多的语言,只有大战前夕元帅与士兵之间那种特有的深厚的默契。

  这之后的事情为全世界所见证,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巨大成功。当时的外电评论道:“中国这种闪电般的进步,就好像亚洲上空的一声巨雷,震撼了全世界。”

  整整40年过去了,当我们跟随佟连捷、徐虹两位老人,在茫茫戈壁滩寻找到他们当年的发射阵地时,那里只剩下水泥浇筑的点点痕迹,狭小的地下室已空无一物,仿佛大漠里的一口枯井,惟有在发射台附近残存的一面墙上依稀可辨的标语,透出那个年代的豪情与悲壮。

  今天的中国,昂首挺胸,她早已经拥有包括导弹、原子弹在内的和平盾牌;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度……

  发测站官兵难以忘记,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逝世,他把戈壁大漠选为了自己永久的宿营地。那一天,平均年降雨量只有30多毫米的戈壁滩,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悲伤的人们深深懂得,聂帅有着多少未竟的壮志,有着多少殷殷的期盼。官兵们雨中宣誓:中国人的飞天梦将在我们手上实现!

  

发射架下的花环:酒泉卫星发射测试站采访手记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