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年20万人将出国打洋工 石龙技工PK菲律宾女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5:34 重庆时报

  

3年20万人将出国打洋工 石龙技工PK菲律宾女佣(图)

  “石龙技工”集聚在火车站等候

  

3年20万人将出国打洋工 石龙技工PK菲律宾女佣(图)

  菜园坝火车站,“石龙技工”们整齐列队统一进站赴新疆打工

  本报资料图王远凌摄

  品牌,不是注册来的。人们终于意识到品牌尤其是劳务品牌,靠的是品牌背后配得上品牌称号的劳动力,靠的是长期的经营和维护,但这些必须有一个合格的载体来实现。近年来风头最盛的“石龙技工”,正是在一个劳务公司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出重庆,走向全国。只要拥有“石龙技工”这块金字招牌,月收入就比一般技工高出一大截。石龙技工下一步目标,则是要成为“菲律宾女佣”、“印度甩饼师”一样的国际劳务品牌。

  案例

  受气包变成抢手货

  一个普通石龙技工从“孙子”到“爷爷”的地位变化,将品牌的威力生动地展现出来。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出去打工。人家都叫我们‘棒棒’、‘盲流’、‘打工仔’,农民工就是让人瞧不起,低人一等。外出打工要么买不到车票,要么买高价票,有时在火车站睡几天都买不到车票。出去找工作也难,即使找到了工作,每个月只有二三百块钱,到头来还可能拿不到工资。后来,石龙技工有了技术,成了品牌,在外面有人提到石龙技工,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石龙技工了不起,让人羡慕,石龙技工无论到哪里都成了‘抢手货’。”作为老石龙技工的张军这样对记者说。

  张军是1995年开始到新疆做暖气片的,也是干最费力气的粗加工活。那个时候,不但石龙技工没有名气,所有的民工都非常“受气”,工头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叫干多久就干多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候的民工就像孙子似的。现在就不一样了,老板成了孙子,民工成了爷爷了。”张军说,现在,一般的石龙技工月工资比一般技工要高出20%%以上,在2000元左右;至于管理人员,月薪会达到3000元。

  历史

  偏远山村创出劳务品牌

  “品牌不是注册出来的。”这是市农业局劳务处处长洪国伟接受采访中的第一句话。而石龙技工,一个从偏远山村走出来的劳务品牌却越做越大,越走越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个有效的载体———群龙劳务公司。

  近日,巴南区隆重表彰“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人文精神十大典型,其中石龙技工的领军人物傅方群、张和龙榜上有名。就是这两个巴南区石龙镇农民,在1999年成立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有限公司。而从“群龙劳务”到“石龙铸工”再到现在享誉全国的“石龙技工”劳务品牌,期间无一没有该公司的印记。公司成立后,每年都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让濒临倒闭企业“起死回生”

  据傅方群介绍,位于黑龙江的帽儿山钢铁厂是老国有企业,前些年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1999年,他承包了帽儿山钢铁厂里的暖气片铸造车间,率领500名石龙镇民工,奇迹般地在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第二年,群龙劳务公司再次为该厂创利润500多万元。“群龙劳务”也由此变成了“石龙铸工”。

  打造劳务输出“航母”

  “石龙技工应该是从2003年开始叫的。”石龙镇党委宣传委员邱道信称,考虑到规模扩大,涉及的行业门类多达10多个,区委书记姚代云欣然命名“石龙技工”。2004年,经国家工商局、专利局核准,石龙镇成功注册了“石龙技工”劳务品牌商标。

  截至今年6月,群龙公司在黑龙江、新疆、山西等地建立了九个分公司,业务涉及铸造、建筑、餐饮、服务等,拥有管理人员480多名,技术工人11000人,总资产超过2000万元,产值超过5亿元。

  今年7月,以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有限公司为雏形组建的劳务输出“航母”———重庆“石龙技工”劳务(集团)有限公司这个我市首家劳务集团正式成立。

  突破

  3年内20万人出国打洋工

  “走到国外,做国际知名的劳务品牌。”巴南区区委书记姚代云指出了石龙技工新的方向。姚代云表示,今年内,劳务集团将组建涉外劳务分公司向俄罗斯、韩国、朝鲜、哈萨克斯坦等输出200名以上的石龙技工,3年内出国人员达20万人以上。对此,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国在劳务集团成立大会上表示,该劳务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劳务输出迈上了新台阶,石龙技工走出国门去施展才华,打响重庆人吃苦耐劳的品牌。

  “出国打洋工除了从事铸造、建筑类工作外,还有一些家政家务等方面的工作。”傅方群表示,石龙技工下一步目标,就是要成为“菲律宾女佣”、“印度甩饼师”一样的国际劳务品牌。

  官员建议

  不合格者剔出品牌队伍

  维护、经营劳务品牌的信誉比创建一个品牌更难。“输出的石龙技工如果经常偷懒耍滑、打架斗殴,很快这个品牌就会被抹黑了。”市农业局劳务处处长洪国伟认为,要想保持品牌长期的生命力,必须要建立质量体系,让每个顶着品牌头衔的劳务人员具备大致相同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首先进入培训达标后才能冠以品牌,而不是现在所有参与者一律能享受这个称号。“加强管理,石龙技工才能走得更远。”洪国伟强调,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对于一些做出有损品牌形象举动的人员,取消资格。

  专家建言

  培训应针对市场需求

  “在建设劳务品牌的时候,我觉得首要任务就是我这个品牌、我这个劳务输出的人员,到底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未来的客户或者说市场,也正是根据这个特点,来认识我们这个品牌。”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鹏的观点。

  在今天,要想由农民自己去培训是不现实的,单靠劳务公司也不可行,只有依靠政府。而且这种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有所不同,不能把供应国内需求的和国外需求的“一刀切”。可以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这样品牌的生命力才能持久。本报记者郑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