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合肥民工子弟学校进退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7:28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民房几间,老师几个,桌凳几张,民工孩子一群。”这就是合肥市区绝大多数民工学校的真实写照。

  这些在省城城郊接合部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教学条件简陋、安全、卫生状况堪忧,并且都没有办学许可证,一律以“黑头学校”的身份存在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合肥市区学生规模达到数百人的民工学校有近30家,在校就读的民工孩子不下数千人。

  据有关部门此前的不完全统计,合肥目前至少有两万名适龄民工孩子正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一方面,市区公办学校无法接纳如此多的外来民工子女就学,绝大多数农民工也交不起高额的借读费;另一方面,众多的民工子弟学校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一直尴尬地存在着,民工子弟学校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无论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与结局如何,摆在两万多名进城民工子弟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该到哪里去寻找一张小课桌?

  A出租屋里办学校

  9月7日,7岁的王大伟(化名)在姐姐去年就读的这所民工子弟小学报名入学了。

  经过开学前近一个月的奔波,这对来自蒙城县农村的夫妻,最终还是没有舍得花那6000元的借读费———这可是夫妻俩大半年的收入,或是老家好几季的收成。最后,大伟的父母商量再三,还是决定把儿子也送进离自家的水果摊和出租屋都比较近的这所“农民工小学”,和女儿也有个照应。

  “谁不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钱。到这里来也不错,一学期420块,比城里学校便宜多了。”大伟的父亲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情况,在一起打工的老乡中非常普遍。

  大伟姐弟俩入读的这所民工学校坐落在省城周谷堆附近南淝河路上的“城中村”里。9月15日,记者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这所“民工小学”。学校租用的是民房,教室紧挨着出租屋,不时有人进进出出。教室全部是朝北的,即使在白天仍然显得比较昏暗。二楼两间教室的对面,一家房屋租户正在装修房屋,钻机声格外刺耳。

  如果不是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所学校。教室前后间距不过数米,因此,不足十平米的小院子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活动场所。几个男孩子在院子里“摔卡片”,女孩子们轮流跳绳,而更多的孩子则只在教室里活动。

  附近的另一所名为“希望小学”的学校,情况也很相似。该校一位姓解的校长告诉记者,附近像他们一样的“民工学校”还有5、6家。学生家长清一色是租住在附近“城中村”中的外来农民工。

  B学校良莠不齐

  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记者走访的这些民工学校不仅没有开设电脑课,一些学校连最起码的音乐、美术课程都没有开,而初中必须的理化实验室更是无从谈起。周谷堆附近南淝河路上,是省城民工学校最集中的地方,短短的数百米之内有5、6家。这里多数学校的教学条件都比较差,学校仅开设了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等几门主要课程。“我们连起码的音乐老师都没有,以前教课的老师弹琴不行”。“希望小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场地和师资限制,学校无法开体育等一些课程,学校的音乐老师还是从安徽大学请来做兼职的学生。

  记者了解到,由于每月仅500~800元的工资水平,合肥的外来民工学校很难聘到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水平的老师,一些老师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

  同时,民工学校的卫生和安全状况也令人堪忧。很多学校连最起码的校门都没有,教室和其他租住户相连,进出人员成分复杂,万一发生意外,学校很难及时作出反应。

  但并非所有的民工学校都是“租几间教室、聘几个老师”的简易学校,也不乏一些条件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城镇、农村公办学校的标准的民工学校。

  合肥市合作化北路的龚洼村的“育才学校”,独立的三层教学楼,院子虽然不大,但和其他民工学校相比,已经明显“气派”了不少。

  校长王满献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的办学条件跟城区公办学校差距大,但在民工学校中条件算很好的了,我们的老师全部都有教师资格证。”据了解,该学校收取的费用每学期大约三四百元,虽然比条件差的民工学校稍微贵一些,但比公办学校还是低得多,现在已经有近600名学校生了。

  C普遍没有合法“身份”

  但不管是租用民房的简易学校,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学校,由于办学水平达不到教育部门的要求,省城众多的民工学校没有一个取得了“合法身份。”由于学校多建在“城中村”,未来五年,这些学校随时都有可能被强制拆除。在去年到今年的大拆违中,省城大概就有六七所学校被拆除。

  “从2001年学校建立前,就申请过,最近两年也申请过,教育局也过来考察过,但都因为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而没有批下来。”“育才学校”的王校长告诉记者,教育部门告诉他,要拿到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必须有一定金额的注册资金和流动资金,还要按照生均比例有足够的校园面积,等等。“建学校的钱都是我们自己拿的,学校教学楼投进去的钱还没有收回来,要达到标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也找不到那么大的场地。”

  没有办学许可就是非法办学,学生就没有学籍。办学5年来,育才学校已经有100多个孩子毕业,这些孩子一部分回家乡的学校继续读书,一部分回家重新做学籍继续在公办学校借读,也有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孩子干脆辍学。

  D多次申报未获批

  在采访中,不少民工学校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关于办学许可证,他们多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过,由于办学条件等各方面都达不到要求,没有获批,只备了案。

  合肥市教育部门对民工子弟学校并没有单独的标准,而是和所有民办学校一样:要取得办学许可,必须达到城市公办学校的办学标准。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要求,民办中小学校必须要有10亩以上的校园面积、总额不少于100万元的资金,还要有不下于20万元流动资金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对此,一些民工学校负责人感到难以理解。“为何会产生这么多的民工子弟学校?我认为这是在义务教育链条脱节的情况下,在城市公办学校无法解决的前提下产生的。脱离这样的环境和背景,用公办学校的严格标准来衡量民工子弟学校,就不公正了。”

  E政府想管又难管

  对于民工学校是取缔还是放任自流,政府其实也“两难”:对民工孩子的读书问题,既不能不管,又不能管得太严;对民工子弟学校,既不能支持,又无法反对。

  “不是不想审批,实在是差距太大。我们也多次到学校去实地调查,比如学校起码的校园面积和固定的教室、初中所需要的理化实验室、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证,卫生、安全状况等等,没有一所学校接近标准。”

  合肥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对在市区举办中小学校的,要参照市区公办中小学的标准执行。但目前合肥市所有的民工学校中,没有一所达到或者接近相关要求的。如果降低标准审批,可能埋下隐患。

  按照有关要求,达不到标准的学校要予以取缔,而这也是最令主管部门头疼的事:数千在校生的分流将再成为大问题:合肥现有公办学校不可能全部容纳。“取缔也不是,任其放任自流也不是,目前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只能寻求社会资金支持,以逐步发展。

  F孩子何处觅课桌?

  民工子弟“上学贵、上学难”问题,直接导致大量民工学校的存在。

  合肥市区目前约有40所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像29中还是全国比较早创办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特色初中的。但在免借读费公办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只有约一两千人,只占到在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十分之一。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上定点学校需要齐全的证件和办很多手续,绝大多数外来民工很难办齐。另外,民工还必须在合肥工作满一年,而据育才学校的统计,因为父母工作经常变动,不少孩子上完6年小学要换四五个学校,该校每年开学时,都有大约20%%的孩子流失。

  上不了定点学校就得交巨额赞助费才能上其他正规学校。育才学校的王校长告诉记者:“在我们学校学习的600多个孩子,来自全国17个省。父母卖菜的、捡破烂的,在工地干活的都有。合肥市目前的借读费六年至少6000块,还要一把交齐,很多民工家庭交不起。”“希望小学”的解校长告诉记者,即使是凑齐了这笔钱,由于民工工作不稳定,一个工程结束后,可能又要迁移,一旦中途转学,一把交齐6年12个学期的借读费,学校是不会退费的。

  如此说来,民工子弟学校就成了进城民工孩子的“唯一”选择了,或者,他们还可以选择做留守儿童,至少在家乡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义务教育。入学难、办学难、融入难,交织着成了一道社会难题,而这个难题关系着几万民工子女的将来,亟待解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