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走出“人才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8:05 扬子晚报

  县域联结着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在新形势下,县域经济能否顺利转变增长方式,直接关系到我省全面小康和“两个率先”能否顺利实现。

  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最近的一项摸底表明,相对于城市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县域人才队伍更为明显地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普遍匮乏,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提升后劲和竞争力。县域经
济发展如何走出人才困局?一些县(市)的创新探索颇具借鉴意义。

  以优厚待遇优质环境集聚人才

  人才投入不足,是县域人才面临窘境的主要原因。除了受经济相对薄弱的客观限制外,也有部分地区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中小企业主人才意识淡薄、舍不得投入等主观因素。

  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引才环境,帮助企业降低引进人才成本。海门市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对硕士生、博士生每人每月分别补贴1000元、3000元;对带技术或项目来的紧缺性人才,还提供面积12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3年内免费居住,期满后优惠出售;多方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建起专家花园别墅,并用专车为家住上海的科技人才提供免费接送。目前,该市已吸纳了18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人才资金进行扎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让人才柔性流动起来

  高层次人才匮乏尤其是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匮乏是县域经济实现跨越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在苏北地区,由于财力不足难以大规模增加投入,不仅人才引不进,而且还大量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连云港市多年来通过高考进入211工程大学的考生有近2000人,但是毕业后回连工作的基本为零。

  一些地区转变思路,变“引才”为“借智”,建立了柔性流动机制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引才机制。连云港市、宿迁等地开展“百名教授兴百村”、“百名教授兴百企”活动,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海门市通过高薪聘请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项目教授”、“双休日工程师”、“首席技术顾问”等形式,积极借脑引智,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问题。目前,海门市已经形成了1600多名专家组成的“外援兵团”,东海县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了700多名专家学者,集成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3项,新增产值57.7亿元,利税9.3亿元。

  释放本土人才活力

  重视人才引进、轻视培养提升,重外来人才、轻本土人才培养,是当前人才使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目前,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达700余万人,其中高中以上学历只占14%,如果能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将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此外,农村基层还拥有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中小企业中也还有一批技能性人才,把这些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好,提高自主消化吸收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也将是宝贵的高技能人才资源。

  姜堰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该市把农村种养业大户、乡村企业技术工人、农民经纪人等编入“乡土人才库”,进行统一培养、管理和服务。对拔尖乡土人才,定期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举办讲座,每年挑选部分乡土人才到院校重点培训,更新观念,逐步形成乡土人才高技能知识化格局。近三年来该市共选拔了1600多名“土专家”。通过科技合作技术入股,无偿使用特色品牌,降低准入门槛等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流人才回归。

  突破体制性障碍,畅通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

  人才引进过程中,政策性、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南通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范咏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市中小企业对技师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技师的评审权牢牢锁定在省级劳动部门。最近,南通市采取政府买单集中培养的方式,首批培训通过了90名技师,但仍然不能满足每年1500名的巨大缺口。

  为消除障碍让人才引进走上“绿色通道”,很多县市进行了积极创新和探索。武进市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兴建教育学院,在大学城设立了“武进人才工作站”,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组织各类校地人才、科技对接活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前期加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开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开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校企优势融合的合作机制,克服了长期存在的“研产脱节”、“学企分离”的弊病。昆山市建设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市场贯通一体的“昆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构建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等多种方式,营造了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 郁 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