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VTI研究院疫苗研制零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7:58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美国VTI生物研究院落户海口后,得到了海南省、海口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同时,这家从事新型流感、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疫苗研发的顶尖研究机构在西海岸的出现,也引起了公众的好奇、询问、不解乃至疑虑。其中最令公众关注的是,这样的研究会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毒害和污染?记者为此走访了VTI生物研究院院长、美籍华人科学家吕亦晨博士。

  设计生产全过程不需要接触和使用任何病毒

  在如画的西海岸长怡路VTI新落成的研发大楼的办公室里,吕亦晨博士告诉记者,有些人对我们工作有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疑虑主要来源于对传统疫苗研制方法的理解。然而,与传统的疫苗研制路线不同,VTI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路线,从疫苗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根本不需要接触和使用任何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或者流感病毒,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的疫苗研制方法有可能造成的生物污染问题。

  据介绍,传统的疫苗研制需要进行病毒的大量复制,因而有可能存在泄漏的危险。

  分子生物学的崛起已经使人类在体外制造基因成为现实,而随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的生物信息学,使人类能够在计算机上解析各种生物的遗传密码。VTI采用的全新的疫苗设计技术正是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司从深圳海关通关的研究用原料,是专门用于制造疫苗的蛋白质合成物,不是任何病毒体。

  不存在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吕博士告诉记者,任何病毒,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组和遗传密码。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解析迄今为止发现的大部分病毒的“基因信息图谱”,而且将该信息公布在互联网上,供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家下载、参考并研究。因此,世界上只要出现任何一种新的病毒,科学家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绘制出其“基因信息图谱”并公布于众。

  举例来说,2003年春非典病流行爆发后两个月之内,该病毒的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密码就被多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而VTI的科学家们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合成了该病毒的关键抗原。

  VTI的疫苗技术平台是目前国际生物学界最前沿的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VTI科学家首先在互联网上获得在中国流行的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密码,然后运用VTI独特的计算机软件对其中1—2个抗原进行优化,以达到不使用病毒载体也能够在实验室中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合成。然后由负责化学合成的商业性公司按照VTI研究人员设计好的含有遗传信息的“图纸”合成出一个个“基因片段”,再将这些基因片段进行拼接后产生完整的“无病毒抗原”。因而,无论是疫苗的设计阶段,实验室阶段还是小规模生产阶段,都不需要接触或者使用这些真正的病毒,也就不可能存在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无需豢养猴子猩猩等动物作试验

  VTI实验室中也没有任何病源微生物的存放和使用。还有,疫苗研究所需要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将与有资质的其它实验动物中心和医院合作进行。

  吕博士还风趣地说,在这么美丽的西海岸,我们也是将保护这里的环境视为己任,不可能把一些实验用的猴子和猩猩关在这里来做实验啊。

  在新落成的VTI研究院,记者还参观了洁净明亮的实验室,吕博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空气洁净度需要达到医院中无毒手术室的水平。而实验污水一律要经过过滤和生物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会排放。

  吕博士还告诉记者,今年12月,VTI研究院将在海口举办有国际国内生物学大师参加的研讨盛会———晨兴生命科学论坛和哈佛大学艾滋病研讨会,洁净优美的环境是吸引科学家来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看点”。

  (本报海口9月20日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