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雪中送热炭暖了百姓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07:59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雪中送热炭暖了百姓心

  人民政府,就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仅用一年,从开展试点工作到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14.54万低保对象受益,这对于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并不是一件易事

  聚焦理由

  一名农村妇女,花光所有积蓄,也没能留住患肺病丈夫的生命。为了供两个小孩读初中,她只能从饭碗中挤出钱来:稻谷收了,虽然不够吃,但还得拿一部分去卖;为了减少支出,经常到山上去挖野菜。今年8月,领到720元低保金,不用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她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14.54万低保对象,经济并不发达的海南,仅仅用一年时间,就从开展试点工作到全面建立低保制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易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的决心和魄力。

  何谓民心工程,能唤回百姓真心笑容的,就是民心工程。

  “要不是政府帮助,我们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9月15日,琼海市阳江镇上科村委会82岁老人杨安英噙着泪,紧握着琼海市民政局局长陈徽娥的手说。当天,陈徽娥和阳江镇领导一行前来慰问老人,并送去低保金。

  杨安英一家三代原本过得还不错。两个月前,儿子因患癌症去世,失去顶梁柱,全家生活顿时陷入困顿。幸运的是,杨安英一家很快被确定为琼海市农村低保对象,6口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像杨安英这样全家享受农村低保的,我省目前有8.36万户、14.54万人,包括孤老人员、因病致贫人员、因灾致贫人员、因残致贫人员等。

  迎难而上不断探索

  14.54万低保对象,一个月的低保金便达46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并不是一件易事。可就是在财政不宽裕的困难条件下,海南的农村低保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民政部提出“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先行试点”时,我省便决定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当我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付诸实施时,全国仅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5个条件比较好的省市同时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迎难而上,显示出省政府为困难群众谋利益的勇气和决心。

  早在8年前,我省便开始了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保障的制度探索。1998年至2004年,我省共有14个市县依托城市低保制度,把农村部分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9月,《海南省农村改革方案》出台,省委省政府将农村低保制度列入农村工作的重要议程,选择在文昌、保亭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12月,试点市县正式启动农村低保制度。

  在试点市县,农村低保受到群众的一致赞誉,这更加坚定了省政府全面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决心。2005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在全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列为该年度为民办实事好事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3月,在总结文昌、保亭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省农村低保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年之间全面建立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将农村低保这样关系困难群众利益的工作做好。”在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之初,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李永喜便要求各有关部门,将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构建和谐保亭的一件大事、实事抓好,“一定要将政策落实到农村,让农民享受到实惠。”

  各市县党委、政府都对农村低保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把它放到党政领导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机构、人员、资金问题;各民政部门认真履行实施管理、协调职能;相关部门积极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合力,从而保障了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市县在深入调查摸底之后,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制定了本地区的低保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以地方法规形式规定了低保的救助对象和范围,保障标准,资金的筹措和管理,申请、审批程序,救助办法等内容。至2005年10月,全省18个市县全部启动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先做好最困难群众的低保工作,即先把农村虽有法定抚养人,但由于各种原因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众优先纳入低保对象。逐渐地,把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及其他原因致贫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至2005年12月底,全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共5.54万户、8.88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从开展试点工作到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仅用了一年时间,海南的工作效率令兄弟省市刮目相看。

  让困难群众有基本生活保障

  要做好农村低保工作,财政资金是关键。尽管我省去年同时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和风灾的打击,但在农村低保上没有欠账。各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认真执行农村低保资金分级负担的要求,落实财政资金,保证了农村低保金的按时足额发放。2005年省财政安排资金1000万元,各市县落实资金1822万元。

  在全面建制的基础上,我省低保工作又开始向“应保尽保”的目标努力。2005年12月,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卫留成特别强调要加大农村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并明确2006年的省财政投入比2005年增加2倍,共投入3000万元,使农村低保保障人数增加到15万人。2006年1月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卫留成再次强调农村低保投入的重要性:“人民政府就是要为人民办事,就是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就是要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最困难的问题上下大力气。”

  除发放低保金外,各市县还针对农村低保对象制定配套优惠政策,给予低保户多方面的照顾。如在琼海市,工商部门对自谋职业的农村低保对象免收管理费,税务部门给予税收优惠;卫生医疗部门对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药品费用按总额减10%至15%;水电部分减收水电费,每户每月优惠用水3吨、优惠用电5度。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我省农村低保扩面工作进展迅速。至8月底,大部分市县都已完成了扩面任务。目前,全省人均年收入在720元以下的农村家庭,已基本上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本报海口9月20日讯)

  相关链接

   海南农村低保工作路线图

  1998年—2004年,我省共有14个市县依托城市低保制度,把农村部分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6个市县制定了农村低保实施办法或细则。

  2004年9月,《海南省农村改革方案》出台后,省民政厅在省委重点改革领导小组和省委农村体制改革工作组的指导下,选择文昌、保亭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12月,试点市县正式启动农村低保制度。

  2005年3月14日,我省以省委重点改革领导小组的名义在文昌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总结了试点工作经验,对在全省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我省农村低保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5年7月1日,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措和管理。

  2005年10月14日止,全省18个市县全部启动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4.2万户6.5万人纳入农村低保,共有15个市县发放了低保金。

  2005年12月底,我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付之实施,18个市县都已发放低保金,使5.54万户、8.88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2006年1月,省政府部署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出力争在年内使农村低保对象增加到15万人。

  2006年8月7日,省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该办法将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6年8月底,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纳入农村低保的困难群众达8.36万户、14.54万人。 (黄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