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圆明园鲜为人知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8:52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石彤 见习记者 小花

  历时5 年、耗资1000万元的纪录片《圆明园》,由于全景式地呈现出圆明园跨越一个多世纪,由荣到衰的整个过程,引起了各界关注。随后,从浙江横店集团传出,他们计划投资200 亿元的“横店异地重建圆明新园”工程即将启动。在圆明园被烧毁146 周年纪念日快到的时候,圆明园再次成为话题。而拨开纷纭的商业争吵,还圆明园本来的面貌,或许是对
历史真正的尊重。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的巨大石柱,依然矗立在原地,成为圆明园的象征。“大水法”、“报时钟”这些欧式的建筑和陈设,均来自乾隆时期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的设计。乾隆把江南的可意风景悉数搬回,使这里进一步成为园林总汇。而园内的珍宝,据说有上百万件。圆明园从奢华到焚毁,其中隐含的历史教训对今天不无启迪。

  史上最豪华的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纵火烧掉了圆明园,六天后,清政府就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从那以后,圆明园就成了嵌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难以忘却的伤疤。而如今,新兴的电脑技术,却重现了它的全貌。

  一根根伤痕累累、布满灰尘和泥垢的“大水法”石柱,忽然变得面貌一新;由石柱搭起的石台坊也随之现身,紧接着周围高大的西洋式建筑纷纷涌现。镜头拉到空中,堪称人间仙境的皇家园林,转瞬间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是大型史诗纪录片《圆明园》里的情景。

  1924年,清朝皇族后裔金勋绘制了圆明园地图。把这张地图结合民间传说,可以看出,圆明园位于群山环抱之中,为北京最北一处皇家园林。这座历经150多年建造修缮、神秘而阔绰的皇家园林,山起西北,水流东南,或波澜壮阔,或小桥流水,有如江南秀气,又如西洋般稀奇。奇珍异宝,亭台楼榭应有尽有,俨然是座财富堆砌的黄金地。

  对此,有人得出数字:乾隆即位时国库存银三千余万两,退位之时,国库存银已达七千余万两,而因为国库存积了太多银子竟然影响到正常的货币流通。乾隆时的清朝,拥有世界1/3 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全世界的1/3.那个时候,满清帝国是不折不扣“最富裕的国家”。

  在北京都城历史上,凡牧猎民族建立的王朝,都大规模地兴建苑囿行宫,契丹、女真、蒙古皆如此。自1644年满人征服了汉人的紫禁城,大兴土木建宫设苑的时代又开始了。满人“喜林莽,长骑射,喜凉爽,恶溽暑”。夏天的皇宫躁热难耐,因此,堂皇的紫禁城似乎并不招满人的喜爱。康熙年间,皇帝带头搬出了紫禁城,住进了畅春园。

  “几个满清帝国的皇帝由于游牧民族秉性使然,花了无数金钱,动用巨大人力,造了世界上最豪华最奢侈的一栋别墅。而遗憾的是,这栋奇迹般别墅最后毁于一场战争。”《圆明园》的导演金铁木这样评价道。

  世界眼光的缺失

  国外一本《白银时代》记载,在十七、十八世纪大清帝国GDP 是全世界的1/3,那时中国大量出口丝绸、瓷器、茶叶,西方的贵族时常会为拥有一包中国茶叶而骄傲。国外大量白银在这种情况下被换到中国去,时间一长,西方白银大量流失,连银矿都开始吃紧。

  某天,当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船队抵达天津。女王维多利亚派出马可尼,以祝寿为名出使中国,希望能开通商埠进行贸易。接待负责者正是著名的和珅和中堂,聪明的他,为此焦虑万分。特别是当西方的使者坚决拒绝跪拜时,他几乎觉得自己要丢掉性命了。好在乾隆高兴,准了这个特例。乾隆回赠了比女王更多的礼物,但是坚决拒绝与洋人通商。

  但这不能证明乾隆心态封闭。“大水法”的喷泉,就是典型的西方物品,建造以后就是圆明园的象征建筑之一;在经历了圆明园的兴起、繁华以及劫掠之后,如今它泥土和糯米粉、鸡蛋清搅拌砌成的大石柱,仍残破地矗立在遍地的荒凉之中,成为圆明园的象征。

  而宫廷画师郎世宁则来自意大利,他把西方的绘画原理融入了中国宫廷绘画,不留白,并且出现明暗对比等技法;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为雍正和乾隆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像。画面上的乾隆父子,对此颇有点欣欣然。

  《圆明园》纪录片的推广人曲向东,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圆明园里曾经存在一个宫女的自由市场,当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向他索要一件衣服时,他的答复是:你可以找你未来的公公和中堂要钱买。

  在乾隆看来,贸易只是一件有趣的事。而和中堂并非这样认为,据学者研究,他的巨额财产中多半来自经商,经营范围从大车运输到制瓦丰富多样。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他的地产收入,他在农民逃荒和逃匪的地区低价买进土地,待事态平静后高价租出。官员经商,在当时是允许的。而当时朝廷拒绝与外国经商的原因,乃是担心通商会对本国社会的结构造成冲击。当时的大清国并没有在全球视野中,让自己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一匹匹快马交替奔驰在广东到北京的大道上,是因为一个英国官员的夫人在广州上了岸。这是必须报告给皇帝决定的事情,而咸丰皇帝的决定是立即驱逐出去,并且严惩广州知府,把抬西洋女人上岸的轿夫处死。

  为了贸易的战争

  当时的“海禁”和“朝贡”制度,拒绝了海外物品在中国的销售,这令工业化的西方难以忍受。国泰君安,物阜民丰,一切表象让大清帝王高枕无忧。那时候,外国人要想赚中国人的银子,只能在广州同指定的华商“十三行”做生意,这种狭隘的途径让外国人着急无奈。

  鸦片战争发生之后几年,光绪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这些自满的皇帝哪里会知道,当国家还在使用着两千年以前的技术和工具的时候,西方世界里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英国人在满世界地寻找殖民地;1776年美国已经独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在学者看来,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和中国一直发生着每年百万甚至数百万两白银的巨大贸易逆差而无法弥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无法忍受这种惊人的状况,于是他们选择在印度制作鸦片运往中国。纪录片《圆明园》就是围绕着这样的背景展开。当时英国人除了钟表、呢绒少数商品能销往中国外,并没有太多的商品能在中国畅销。

  鸦片使大清帝国巨额白银流失,银贵钱贱,民不聊生。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如愿以偿,获得了中国的五口通商的权利,也获得了清政府的巨额赔款。这次战争给骄傲的大清帝国狠狠一击,林则徐在被派往广州之时开始搜集国外的信息,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然而这种觉醒只是局限在少数人群里,更多的人对待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依然如故。那么当五口通商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贸易需求的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合谋策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富裕而强大的国家,因为盲目,失去了了解世界的机会;因为自大和惧怕变化,拒绝了工业文明的进入。这导致了严重的冲突,在科技上和军事上占优势的英、法决心赌博。

  英、法联军持洋枪大炮一路北上无往不胜,倒霉的咸丰帝吓得丢盔弃甲匆匆逃离圆明园;英、法联军离开香港之时还在夏天,此时已到了十月天,离商定11月1 日撤离北京的日子不远,于是英国人、法国人分别想办法逼迫咸丰尽快签定条约,最终英、法联军决定纵火焚烧圆明园。

  圆明园的精神重构

  3年前,在圆明园管理处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博士“不客气”地指出:即将上马的圆明园整治工程是有问题的,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善待圆明园遗址”。那次会议上,包括国家文物局领导、建筑大师梁思成之子梁从诫,以及俞孔坚本人在内的众多专家,都提出了类似意见。

  也有学者认为:圆明园自身的遗址和生态保护诚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反思圆明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更深入地挖掘其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2000年,中国企业保利集团从伦敦的索斯比拍卖行,购回了大水法前12兽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12兽首被誉为园中的珍品,它们的购回激发了中国企业回购被掠文物的热情。保护圆明园文物,一直是中国人心头的一个情结。

  如今无论是影像重建或者实物重建,都首先有着艺术上的理由。而学者认为,对我们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对民族精神的开放性继承和重构。

  相关链接

  纪录片《圆明园》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历经近6 年的艰苦制作的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已制作完成。电影通过讲述清王朝历史和三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圆明园两条线索,从不同视角交待了这一罕见的皇家园林的建成以及毁灭的过程。影片10月份将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话剧《圆明园》张广天的先锋话剧《圆明园》从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开始,回顾了圆明园经历的百年沧桑,并试图“揭秘”圆明园到底是怎样被毁掉的。

  200 亿

横店重建圆明园日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横店浙江华夏文化发展基金会签订协议,共同设立中国圆明园文物保护专项基金。该基金专款用于在横店复建圆明园工程。据了解,圆明新园将投资200 亿元,占地6000余亩,水域面积占40% ,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为主体建筑。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