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勤劳、智慧的村民 再访老典型——拉树岭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09:38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拉树岭村是我省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老典型。从20多年前开始,世代生活在这个地处干旱贫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村的农民们,把牧区的牛羊长途贩运到村里,然后充分利用山区的土地面积广大的优势,进行育肥,再运回西宁等地出售。这种既增加了收入,又能有效改善植被条件的“拉树岭式的牛羊贩运育肥法”已经成为改变这个山村面貌最主要的一个产业。时隔20年,拉树岭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呢?盛夏来临之际,记者踏上了通向拉树岭村的盘山道路。

  勤劳的村民 智慧的村民

  一路上,平安县畜牧局的畜牧科技干部,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拉树岭人开创“拉树岭式牛羊贩运育肥法”的过程和现状。

  拉树岭村位于平安县最偏远的高位浅山地区,由于十年九旱,粮食产量低,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0公斤,除此之外的生产资料,便是包产到户后分到每家的两三头(只)牛羊。“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养羊为擀毡、养牛为耕田”描述了这个群山环抱的山村乡亲们窘迫、清苦的生活。

  村民马长云、马长瑞这两个脑子活、手脚勤快的汉子意识到,光靠3亩薄地最多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要想发家致富就必须寻找其它途径。细细琢磨,马长云、马长瑞想到了牛羊育肥。1985年,他俩率先在村里开始了三五只羊、一两头牛的小规模贩运育肥,这一方式在当时是一个新的创举,让村里人看到了土地之外的增收希望,到1996年,全村六成的农户参与到了牛羊育肥行列中,少则十几只,多则上百只,其中百只以上的养殖户占到30%以上。到去年,拉树岭村牛羊贩运育肥户几乎已经覆盖到了全村,其中百只以上的规模户已经超过60%。

  拉树岭村民生产经营活动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牛羊贩运、育肥,拉树岭村民在多年的畜产品市场竞争中认识到,既要有购进牛羊的市场,更要有出栏销售市场和信息。于是,他们进军平安县城、省城牛羊肉市场,通过牛羊育肥经纪人带动,越来越多的拉树岭村民参与到省城牛羊产后服务中,使拉树岭的牛羊产业形成贩、育、销为主体,生产和流通有机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肥美的青草 寂静的山村

  从平安县贯穿湟水谷地的109国道岔口出发,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将我们引到30公里外的一座几乎位于山顶平台上的山村。6月的湟水谷地,麦穗已经开始饱满,但在海拔高出湟水谷地约700米的拉树岭村,麦苗却还没有抽穗的迹象,但在山顶处看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茂盛的青草,拉树岭村庄廓间枝繁叶茂的青杨,就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拉树岭村异常寂静,看不到在土墙根下唠嗑的老汉,看不到偶尔串门的农妇,也看不到孩子们追赶玩耍的情形,农户大门前,也看不到人畜活动的踪迹。敲开几户农家的大门询问,才找到村支书马有虎家。马有虎家沿四面院墙都盖满了房子,但偌大的院子只有他和老伴以及不到上学年龄的孙子,紧挨院子是马有虎家的畜棚,里面圈养着四五十只待出栏的育肥羊,马有虎调侃地说:“春季我已经出栏了100只左右,年轻人都到西宁做生意去了,伺候这些羊是村里闲不住的老人主要的活计。”马有虎一家靠儿子们在西宁经营羊皮、牛羊贩运,已经在西宁建起了一座占地二分、二层十二间房子的小洋楼,今年,他出栏的100只羊的纯收入就在8000元以上。马有虎老两口已经是接近70岁的人了,孩子们也开导他们到城里享享清福,但他不想丢弃这个让拉树岭人摆脱贫困的老本行,更不愿离开这块曾生养自己、绿意越来越浓的山乡。

  在马有虎这些老人们的印象中,拉树岭的山头是越来越绿了,由于干旱,过去拉树岭素有“拉着羊皮不沾草”的说法,形容植被的稀疏,当初为走出贫困,拉树岭人利用稀疏的荒山青草放养牛羊,虽然让村民增加了一定的收入,但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拉树岭人及时认识到,要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继续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只有开展饲草种植,走舍饲圈羊的生态畜牧业路子。拉树岭在限制天然草山放牧的同时,开始兴起饲草种植热潮,牛羊育肥户几户家家都种上了四五亩青草,加上拉树岭村退耕地林草间作生态项目,村里的青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山头、山腰的一块块耕地几乎成了拉树岭村牛羊育肥的饲草种植基地,加之村里进城农户的增加,人为对环境的压力减少,拉树岭的山头一年年转绿。

  繁忙的街市 挣钱的村民

  记者循着路人的指点,于早晨10点钟左右,来到拉树岭村民集中从事牛羊屠宰、加工的市场———西宁市乐家湾活畜交易加工园区。这座占地近300亩的市场,除了一小部分办公、商业用地外,便是一排排屠宰车间和大面积铺筑水泥地平的交易市场, 据市场管理人员介绍,目前,这座市场是西北最大的牛羊活畜屠宰交易加工市场,年交易屠宰牛羊约300万头(只),但在记者眼前,偌大的市场却难以见到繁忙的活畜屠宰交易场面,更难以找到一位拉树岭村民的身影。市场管理人员解释道:“市场内四五点钟就开始活畜屠宰,八九点钟就基本上结束了牛羊屠宰交易,这段时间市场内的经营户们都会到各自的住所休息,直到下午来收购各地贩运到市场的牛羊。”据市场管理人员介绍,来自平安县拉树岭村的村民从事的牛羊屠宰、交易、加工占到整个市场的30%以上。

  在市场管理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牛羊屠宰车间附近的一所商店内找到一位从事活畜交易兼做小商品零售的拉树岭村民马正青,据他说拉树岭村民在这个市场长期从事牛羊屠宰加工销售的农户接近100户。

  当记者询问搬迁到西宁的感受时,马正青欣喜地说:“拉树岭的交通条件虽然改善了,但距离市场还是比较远,最多只适合牛羊育肥,但在西宁挣钱的活计真是干不完,男人可以从事贩运牛羊、活畜屠宰、牛羊皮交易,女人们可以出售下水,卖杂碎,到处都是挣钱的活,增收的门路可比拉树岭多多了,你去看看拉树岭村民在大园山盖的一条街的二层小楼房就明白了。”(记者 东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