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木塔大修 十七年拍不下一个“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11:41 法制晚报

  

木塔大修十七年拍不下一个“板”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目前塔身有300多处残损(资料图片)有着“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之称的山西应县木塔险情严重但一直处在如何修、何时修等争论中

  木塔大修 十七年拍不下一个“板”

  专家:维修古代文物要慎重三思而后行应县旅游局:文物景区的保护和利用多年来一直是个矛盾

  新华社太原9月24日电(记者 陈芳 高风 原碧霞)有着“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之称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木塔险情严重,但由于大修方案一直未达成一致,木塔从“十五”期间的国家六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又延至“十一五”的规划方案中。17年来,木塔维修一直处在如何修、何时修等诸多争论与尴尬中。

  维修之争 “三思”后何时能行?

  高达67.31米、使用木料约1万立方米、7000多吨的重量——这个建于辽代的全木结构佛塔,经历了950年的风风雨雨,二楼的柱子已明显倾斜,破裂变形的木头随处可见……

  为保护木塔安全,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启动。

  这个领导组聘请了全国7位院士及其他30余位专家学者,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但是,到目前为止,维修思路还未确定。

  “17年来,国家花了1000多万元,开了不少修缮保护论证会,可遗憾的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不能确定拯救方案。”应县木塔文保所所长秦亮泰告诉记者。

  “对待古代文物,尤其是像应县木塔价值这么高的文物,我们要非常慎重,不能随便动刀子,动之前要三思而行,允许争论,允许思考,要时间,要论证。千万不能随便动。”在一次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曾这样说。

  北京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说:“一个文物凝结着百年历史,因此在修缮过程中需要有个取舍。”

  无论方案最终如何,专家认为:“如果对木塔进行修缮,可能会坚持千年不倒;但如果不修,就没有可能。”

  登塔与禁止 保护与利用的博弈?

  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告诉记者:“如今木塔已‘病入膏肓’,塔身扭曲变形,有300多处残损,目前一次最多只能承受20人登塔,如果游客再多,会使木塔卯榫位移加剧,造成新的隐患。”

  为保护古木塔,从2003年开始,山西省文物局曾两次下文不准游人攀登应县木塔。

  然而,到目前为止,木塔依然开放到二层。

  “不让游人上塔,谁还来这里参观?”秦亮泰说,“在维护费用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量地做好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游客上塔人数。”

  在与应县木塔相距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另一处“国保”悬空寺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事实上,近年来“让不让攀登长城”的问题也在争论中。

  “文物景区的保护和利用,多年来一直是个矛盾。让游人攀登,看着都可惜。但另一方面,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却有限,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应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赵畅说。

  申遗之热 为更好保护还是为发展旅游贴“标签”?

  同中国的其他“国保”一样,申请加入世界遗产一直是古木塔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应县木塔已被列入中国推荐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

  但由于木塔自身的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申遗工作一直在艰难前进中。木塔周围的环境一直令文物部门头痛,民居、商铺严重挤占了文物保护区,与木塔的文物风格极不协调。

  2004年11月,应县痛下决心对木塔周边居民区进行拆迁改造。

  但与“申遗”的要求相比,应县恐怕还有许多事要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很严格,要求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 代性,要求周边环境原汁原味。”秦亮泰说。

  当地一些干部表示,“申遗”的难度确实太大了,资金缺口就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现在是硬着头皮在做。

  “申遗并不适合所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在申遗前要分清是为更好保护还是为发展旅游贴‘标签’。并且申遗的过程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切忌盲目,去掉浮华,多做些实在的保护工作,要比那些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好得多。”山西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程书林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