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专家丹青特稿:美意朦胧归苏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0:50 中华遗产杂志 | |||||||||
我们采访团的车队在无锡城转了极大的一个圈,总算绕到了沪宁高速,比原定时间晚了不少才到达苏州。用完餐后就和几个朋友打车回家看望守家的女儿。我只能算客居姑苏的一位浪子,是爱情与亲情把我牵到了这方美丽的土地。虽然风风雅雅地在这座被世人称为“天堂”的苏州生活了近二十年,却并没有满足现在的“小康”之家。庭院里有翠竹舞雨,红莲出水,芭蕉肥了,桂花开了,菊花绽开败落又迎来满树腊梅的飘香。我真的不知道季节是怎样变换的,只知道每年在家的日子全部算起来也不过百日。他乡是故乡,对我而言再贴切不
一个人有所失,方能有所得。这些年我的足迹不敢说遍布全国,更不敢说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多少贡献,但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半吊子文化人,我随恩师罗哲文先生及前辈大师单士元、郑孝燮、谢辰生等先生,面对因现代狂潮毁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大声疾呼,还只身插入具体的矛盾之中,以学识匡正谬误,以行动解决问题。他们都是国宝卫士,坚守着知识的传统与贞操,并深信放弃知识就是抛弃良知。多年来我随他们目睹了许多忧虑、焦急和愤懑,在无奈中学会生存,在生存中学会些许进步。他们是我的恩师,更是我做人的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我我才真正寻找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文化良心。 是他们用铮铮铁骨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我是一位后来者,脚下的路还很长,在前辈们用知识和人格铺垫的这条坎坷之途上,荣辱不惊走到底,这就是我人生的选择。 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是请大家和我一道来这里看看吧! 姑苏的美,美在骨子里。我听人说,唐诗的形式美,能让你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的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存 我看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就是它独特的汉字了。独特的汉字天生就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姑苏的园林艺术,如果用汉字来描写,那富有灵性的鲜活画面,就会把你带到那出神入化的境界之中。单从字面上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花花的六朝诗篇和它一比也不相上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其本身已具备这种身份。它就是骄妍无价,在红尘无涯的朦胧美中,与人和谐相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今天的古老苏州的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的熔铸进本土的生命之中、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充分体现了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民间文化作为本地市民文化的根基和源头,它和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一样,都是重要的载体。 苏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其本身就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工艺资源:苏绣、制扇、玉雕、缂丝、木刻年画、红木家具、小件挂饰、剧装戏具、民族乐器等等,这一切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在工艺美术保护和继承方面,很多经验可供全国参考,在璀璨辉煌的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奇光异彩。希望未来苏州更加美好,希望四海宾朋都能喜欢这座典雅的名城! 相关专题:穿越长三角大型报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