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商”知识创新 还是又一个噱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1:17 法制早报

  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就没有学过法律,按照法商的概念,是个“法商”不高者

  □刘 楠

  (法学博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

  北京的法律学者和司法实务界人士指出,要通过提高公民、机关、社会组织特别是司法人员的“法商”,来建设法治 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培养高“法商”,要从娃娃抓起,在教育过程中,情商、智商、法商,一个都不能少。(《检察日报》 ,9月13日)

  所谓“商”(Quotient),是在心理学上用来衡量个体智能、情绪等能力的参数,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开始流行于中国。特别是随着1996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Yoleman《情商》(EmotionalIntel ligence)的发表,情商在衡量个人能力和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得到强调。智商、情商的概念至使用以来,其可靠性和准 确性都一直饱受质疑,例如有人就认为智商的测量对儿童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非心理学、管理学人士熟悉的可能仅仅限于智商、情商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和概念对帮助人们认识一些问题带来的方便 和帮助,但事实上,有关衡量和开发个人能力的“商”的运用是如此让人目不暇接,几近于到了滥用的地步。例如心理学界有 人以人的认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为依据,认为除智、情商外,还有“意商”。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 究所所长李绍昆提出,要在事业上成功,必须具备三Q,即IQ、EQ和SQ,所谓SQ,是SpiritualQuoti ent,即精神商。在精神心理学界外,“商”的概念更加得到追捧,如要求外企管理者不仅要有智商、情商,还要有“胆商 ”,因为胆商对成功的重要性强过情商、智商。此外,各类行业还提出了诸如挫折商、健康商、财商、教商……等等概念,这 不,现在“法商”一词也粉墨登场了。这些“商”的鼓吹者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强调后者比智商、情商更重要,没有后面这一 个“商”,前面的都没有用。

  实际上,按照DavidYoleman的解释,情商作为一个新名词,它的概念涵盖了自制力、热忱、自我驱策力 等,它和智商一样,都被认为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等待我们去培训、开发。所以,后面的“商”,在内涵和外延上或多或少 都可以归于这两类“商”中,例如“意”商所强调的意志因素,就可以被情商函括。

  我不否定在法治发展初期,“法商”的新词对呼吁人们重视法律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个 新瓶旧酒所带来的“眼球”效应,可能大于它在法学研究、法律实践中的实际作用。首先,“法商”包含了哪些要素?在智商 测量软件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的时候,“法商”是否可以测量,作为泛科学化的工具,来对普通人以及司法人员之类进行考核 ?显然,鼓吹者们还没有研究出一个可行的指标。从报道上,产生“法商”概念好像是从小孩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公民不愿 民告官等行为上受到的启发,是一个点子(thought),还没有发现解决的步骤(idea)。如此匆忙,是否有违科 学精神?其次,如果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法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律能力三个含义,那么这显然和已经存在的 法律意识概念产生混同。第三,如果“法商”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的,那么它和每个人通常都具备的、带普遍意义的、人人 都适用的情商、智商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要让人人都具有法律知识,既无需要,也无必要,不符合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 要求和社会分工精密化的原则。如果仅仅是要求普罗大众和司法从业人员提高道德水平,那么大可不必祭出一个新词的大旗, 诸如法律意识、职业伦理等早就囊括进此含义并够用了。最后,即使通过后天教育,“法商”能够提高,它也有个保鲜期,即 Yoleman教授所说的“蜜月效应”:培训教育的效果一般只能持续不到一年,然后人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如何让人 们的思想――“法商”水平永久提高始终是个问题。

  法治的发展是个自然演进过程,是一个系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就没有学过法律,按照 法商的概念,是个“法商”不高者,克林顿是法学院的高材生和美国总统,本来是个高“法商”者,但也曾被指控作伪证。这 些例子促使我们在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中多去问几个为什么,在概念爆炸的时代,法学家和司法实务者还是不要带头去干这 些造概念的事,尤其是拿不准的概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