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希望之光——江西省永修县扶贫开发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2:46 大江网-江西日报

  至2005年底,永修县8个扶贫重点(镇)、13个扶贫重点村的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754元增加到1680元,绝对贫困户由2001年的1331户减少到492户,减幅60%……日前,《永修县项目“十五”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中这些醒目的数字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这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排列,采访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一处处明显的变化,展示的是该县“十五”扶贫开发的明显实效,让人们看到的是贫困乡村的希望之光。

  开发扶贫造血

  把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作为巩固提高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把开发扶贫项目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是该县产业扶贫的一大特点。

  紧靠县城和昌九

高速公路的立新乡南岸新村,2002年,在定点扶贫单位及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和养猪产业,建起了2个现代化养猪场,次年投入生产后,年产肉猪在2000头以上,年出栏仔猪5000头,年创产值约380万元,全村从事种养、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已超过400余人,人均收入年递增20%,达到2600多元,在全县率先脱贫。

  时值初秋,虬津镇麻洲村的千亩果园已是果满枝头。麻洲村原是一个仅靠种植粮、棉的省级扶贫重点村,长期遭受旱涝威胁。该县确定了“千亩果园”的开发项目,投入扶贫资金20多万元,将2000多亩荒山野地全都栽种了蒰柑。2004年蒰柑喜获丰收,村民的纯收入由2001年的不足800元增加到1800多元。

  修好公路奔富裕

  出了县城,便有水泥公路直通艾城镇鹊湖村。县扶贫办的负责同志高兴地对我们说:“别看这条水泥公路只有3.36公里,去年它为村民人均增收200多元哩。”

  鹊湖村与县城和镇政府隔河相望,历年来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全靠小木船和肩挑背驮、运进载出,一年下来,仅棉花、稻谷的运费比河对岸的村就多出30多万元。

  2004年冬,县扶贫办对该村架桥修路的项目预算及承包方认真审核后,及时下拨扶贫资金11.9万元,同时,得到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全村共投资253万元,开山架桥,兴修了1条水泥公路和7条沙石公路,形成了一个村组互通的公路网络。2005年,鹊湖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

  村民自治效益显

  永修县把扶贫开发与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工作中充分体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凡涉及扶贫开发的立项、工程的预算与承包、工程质量等事项,必须通过民主方式解决。

  在城南村,该村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对工程预算与承包合同进行审议。在村民代表会议上,代表们充分行使自己民主决策的权利,对选择的承包人和经费预算进行张榜公布,打印发给每个代表,提高了透明度。与城南村一样,马口镇山丰村宣传栏公布的修路预算、承包人和施工要求等情况一目了然。当地村民告诉我们,2004年竣工的港汊疏浚项目仅花2万多元,却发挥了既抗旱又排涝的作用,人均收入由此增加到1800元。村务监督小组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给我们看,里面写的全是扶贫项目上的事。村干部说:“这里有村务监督小组的一份功劳,是他们监督得好。”

  刘茂盛 段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