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利腐败破坏社会公平 解决关键是打破行业垄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5: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6日电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登评论文章说,最近,“福利腐败”成为媒体和公众的焦点。“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

  文章说,我们可以将“福利腐败”的历史根源一直追寻到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社会福利体系,但那时的得利者群体相当庞大,可供分利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因
此,还无法将腐败、垄断等概念和福利联系起来。福利一旦成为腐败,便意味着在不成熟市场体系运行下的行业垄断得以形成。

  “福利腐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现象。如果我们忽视它,它就像一颗依附于体制的“毒瘤”,慢慢地侵蚀它的肌体。

  首先,从经济体系的环境――社会来看,“福利腐败”破坏了社会公平准则,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按常理,社会福利应当是由全社会承当,用于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而不是给收入已经很高的垄断企业员工的。现在,垄断企业却利用公众给予它们的强势地位,将企业福利的成本转嫁于社会,这和“劫贫济富”没什么两样,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其次,从宏观的经济主体——国家来看,“福利腐败”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流失。由于福利低于市场价甚至是无偿的,势必会使部分剩余福利进入市场流通,冲击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福利房被炒卖和火车免票证、学位名额被倒卖便是常见于报端的投机倒把事件。“福利腐败”最大、最明显的危害在于把国有资产、税收等全民财富以福利的名义转为个人财富。

  最后,从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来看,“福利腐败”表面看是垄断企业本身得利,但实质上它们是在扼杀自身的活力,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看来,

垄断行业虽然臭名昭著,却丝毫也不减弱其在公众眼中“风光无限”的吸引力,可是,如果我们透过这层绮丽的薄纱,直入其内部,理性会让我们的良知触目惊心。这何尝不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种活生生解读呢?一个不断将经营成本提高的企业,其市场
竞争力
也必然不断削弱,在垄断状态下,它可以转嫁给国家,一旦打破垄断,进入市场竞争状态,又将如何自存呢?

  文章指出,铲除“福利腐败”,必须从根子上打破行业垄断。企业只有面临市场压力,才会主动去控制成本,才会有自发消除“福利腐败”动力。但是,鉴于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况,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立法来形成对垄断企业的制度化约束,像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价格听证制度和专门针对垄断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出台《反垄断法》,等等,都是刻不容缓的。(谢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