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万人坑纪念馆破败失修 会议室却高档豪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18:15 法制日报 | |||||||||
同是在“万人坑”纪念馆,失修的展厅与高档的会议室形成鲜明对比。该花的维修专款不舍得花完,不该动用的钱却移作他用,追求奢华!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今年的“九·一八”是国耻日七十五周年。在全国各地都不失时机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近日,一位9月18日那天去“万人坑”祭奠死难同胞亡灵的陈先生给记者写来一封信,描述了他那天所见的情景。他说,“在这一天,这样一个本该肃穆的场合,却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寒心和失望”。 他在信中向记者描述到:纪念馆的围墙尚未完工,荒草横生,展厅的大门紧锁。而此时才是上午十一点。 接到来信后,记者随即赶赴淮南“万人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果不其然,一切正如这位陈先生来信所言,破败景象令人不胜悲凉。 进入展馆,迎面而来的是满目的灰尘,陈列着一些当年矿工所使用物品的展柜玻璃上落满灰尘。里面的展品介绍字迹模糊不清。一个陈列矿工骸骨的展柜上玻璃已经破碎,里面的骸骨霉变得吓人,让人心酸。一个展室的门已经坏了,展室中陈列的受难矿工泥塑,有很多已经断裂。 尸骨展坑里累累的尸骨中,居然有人丢下烟头、汽水瓶盖、废纸等杂物,还可以看见尸骨间长出的杂草。这本应该密封的展室大门敞开着,里面布满脚印。询问工作人员为何不清理和打扫,工作人员竟说“你们认为不干净可以动手打扫吗?!”此间种种情景,使人不忍目睹,不堪目睹。 一位参观过淮南“万人坑”的朱小姐对记者说,作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景象确实太凄凉了。这与相同性质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淮南“万人坑”为何是这种境况呢? 答案却不是地方不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淮南“万人坑”的教育作用,去年4月,淮南市曾决定投资1000万元,对淮南大通“万人坑”进行修缮,计划在当年9月部分展馆对外开放,全面修缮一年时间完成。今年9月18日,很多瞻仰者都是按这个时间表赶来瞻仰的,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 淮南大通“万人坑”纪念馆馆长余守利说,由于资金问题,展馆设施和维护难以得到保障。对于1000万元修缮资金是否到位,余馆长解释说“他们没有账户,钱都在文化局”。 淮南市文化局曹怀山说,先期淮南矿业集团的400万资金已经到位,主要用于大坑建设和环境改善等。市里的600万资金确实还未到位,不过是因为“这400万还没用完”。 一边是破败的展厅急需资金修缮,一边是用来专修的款项竟然还用不完。记者不解其中奥妙。该馆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提出了质疑:多年来,淮南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断就“万人坑”修缮工作递交过提案,面对“万人坑”如此境况,这样的借口能站得住脚吗?有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与展厅的景象不同的是,展馆用修缮资金修建的会议室等与修缮无关的场所却相当豪华。人们不能不怀疑这么多钱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5年淮南市计划投资的600万元至今没有到位,只有淮南矿业集团先期投入400万资金。因钱没到位,此次政府发起的维修只能“节衣缩食”,没有完全执行当初的修缮计划,只是修了一条从淮南市里到“万人坑”的马路,展厅内简单修缮了三条坑道。为钱所困,因“节约”带来的偷工减料随处可见。记者采访中,一位工作人员指着“万人坑”中已经掉下来的灯管直言不讳地说:用来固定的螺栓显然是劣质产品。 然而,记者在“万人坑”纪念馆看到距展厅不远的会议室,失修的展厅和高档的会议室形成鲜明对比。该花的钱不舍得花完,不该动用的钱却移作他用,追求奢华!此时,记者仿佛听到数万死难者的悲鸣。 本报合肥9月24日电 相关链接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南“万人坑”纪念馆 1938年夏天,日军占领了安徽淮南大通矿区,疯狂掠夺煤炭资源,众多的劳工和抗日志士惨死在日军手中。据统计,从1941年初至1944年6月,被日军采用各种手段招收到大通煤矿的劳工多达70371名,其中被迫害致死者高达17000多名。1942年秋到1943年春,共有13000多名伤病劳工,被日军扔进了三个事先挖好的“万人坑”中,化为堆堆白骨。 1968年,“万人坑”被重新掘开并建立了大通“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先后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近8000万人次,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6年,该馆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该馆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90年代,“万人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展馆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