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路短情长胭脂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0:54 海峡都市报

  N叶碧玉李晓蓉谢向明吴美真

  

路短情长胭脂巷

  寻访之因:泉州有许许多多的小巷,如花巷、胭脂巷、指挥巷、水门巷……每一条巷子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们的过去和现在,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这其中,发生了
什么?这最后,成了什么样子?

  《城市周刊·记录》将探访古巷的历史,记录古巷的现在,还古巷一个真实的存在。

  一直以为,胭脂巷应该是飘着胭脂香味的小巷,悠远而绵长,带着女人的秀气。而当循着那块写有路名的牌子走过去时,两旁散乱的店面把想像中的红粉香街之景打得支离破碎:整条巷子是如此之短,短得不需要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走完;除了祖闾苏家留下的几间古厝外,其他房子已是现代版的店面加楼房。如果没有路牌,没有各家各户的门牌,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胭脂巷身在何处。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短得不能再短的小巷,却有着美丽传说中的胭脂井,有着传承20世的祖闾苏家,有着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长情。本期,让我们走进胭脂古巷,探寻古巷的前世今生。

  

路短情长胭脂巷

  胭脂巷因井得名

  传说,胭脂巷里有口“胭脂井”,古巷因井得名。据载,胭脂巷本名为“燕支巷”,元代时称之为“燕支里”。元朝时,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而迁居泉南燕支里,其后人世代居于此。传闻巷中苏氏宗祠有井名为“胭脂”,清朝时古巷遂改名为“胭脂巷”。

  几百年来,苏氏族人代代相传,而宗祠里长案供桌下有口胭脂井,其水为胭脂色,另有一说是井中照出的人影为胭脂色,但苏氏祖闾自明代以来即作为苏氏宗祠封闭,尽管脂胭井的大名远播,但几百年来谁也没能一探究竟。

  2003年7月8日,苏氏后人在修缮祖祠时,在祠中长桌下发现了传说中的“胭脂井”,井口呈六角形,井深约7米。细查之下发现,胭脂古井“井中有井”,在井底有一个半米多深的小井。古井边有用灰、红古砖砌成的南北走向水沟。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如胭脂色泽般的井水,但井水清澈见底、明净异常。

  传说中的胭脂井,其实不止一处。与苏氏宗祠长案桌下的“胭脂井”一起重见天日的另一口胭脂井,位于如今苏氏宗祠的入口处。古井也呈六角形石壁,深约7米,世人皆传闻井中之水适于制作胭脂,亦称其为“胭脂井”。

  在苏氏族谱的记载中,入口处的“胭脂井”的一大特色是“烟气氤氲”,在乾隆年间曾出现过“氤氲烟气现古井”的奇异景象,而时隔两百年,在2003年重见天日时,亦出现烟气缭绕的景象,附近居民无不称奇。

  除了胭脂井外,值得一说的,是苏氏古民居侧屋的另一口大肚圆口的无名古井。虽然没有“胭脂井”的光环照人,但传说井壁上、中、下位置各有一石洞,其中洞中藏有金菩萨,尤其下方的石洞宽可进人,从该洞入内能直达新桥。

  古巷世家祖闾苏

  古井悠悠,却映照不出古巷的风雨烟尘。虽然胭脂巷因胭脂井而得名,但与古巷世代唇齿相依的,却是世代居于巷中的苏氏一族。

  作为苏氏家族在泉州的第二十世传人,黎明大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苏彦铭告诉记者,早在元代,胭脂巷就因通南门,交通便利,成为泉州和海上经济生活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来来往往做生意的人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是当时泉州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地带。当时的汉人有许多也信奉伊斯兰教,胭脂巷苏氏一族尤其突出,历代以来众多族人与阿拉伯人及后裔婚配。

  自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迁居后,胭脂巷渐渐成为苏氏族人的聚居地,成为“苏氏一条街”。而苏氏自苏唐舍起,接连四代都娶阿拉伯女子为妻,自始祖苏唐舍起接连两代人成为泉州伊斯兰教的长老。苏氏后裔历代亦有不少娶阿拉伯后裔女子为妻。

  “苏家鼻子与丁家胡子。”苏彦铭说,胭脂巷苏氏与伊斯兰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苏家人“阿拉伯式”鼻子:鼻梁低而鼻尖高。苏氏族人不少脸型也酷似今天的中东阿拉伯人。

  几百年来,胭脂巷的苏氏族人保留着浓厚的伊斯兰特色。在汉人的习俗中,牛肉之类的食物是不能用来供奉祖先的。而苏氏族人无论是拜祭先人还是拜祭土地公,都用牛肉供祭。

  至今,胭脂巷中的苏氏宗祠,不仅外观类似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的祠堂,大门只漆黑色,没有汉人传统的门神,建筑带有明朝建筑的简单、古朴,屋内的油漆也以阿拉伯人所崇尚的蓝、绿为主色。

  繁华落尽巷不再

  几百年风雨流逝,如今的胭脂巷早已不复往日“苏氏一条街”的盛况。今年68岁的苏氏后人苏彦铭说,从元末起,巷里人家便因经商做生意需要而开始向外搬迁。现在,晋江东石、南安、洛江河市、福安等地的苏姓人家还流传着“先祖来自泉州脂胭巷”的传说,甚至在苏家的族谱中,也有族人漂洋过海到台湾定居的记载。

  在苏彦铭的记忆中,原先的胭脂巷,巷口前有隘门,上有明代永春诗人、书法家颜庭渠的题词“苏氏祖闾”,巷尾有水尾宫,巷内另有一宗祠“乡贤祠”。巷里的苏氏人家,有的世代读书从仕,有的经商闯天下。但历经解放、“文革”沧桑后,苏氏族人陆续搬迁,而那些反映古巷特色的遗迹也不见踪迹。

  据苏老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站在胭脂巷口苏氏宗祠处,还可看到对面的花桥宫,右侧的清源山,由北至南的小泉涧和由南至北的大泉涧交汇于胭脂巷八卦沟。

  随着旧城改造的进程,胭脂巷旁逐渐高楼林立,开阔的景象不复存在。而原本苏氏族人居住的具有伊斯兰特色的成片古屋老厝,成排的龙眼树,家家户户门口的花园,从巷门口延伸而来错落其间的小商铺,也随着改造工程而销声匿迹。

  今天的胭脂巷,高楼林立,短短一两百米的巷里大多是以“燕支里”、“胭脂巷”取名的饭馆;一问人家,大多是来自各地的外来住户。现代的楼破了古巷的艳,人们只有从入口处苏氏宗祠所在的四座古民居中去揣测当年苏氏家族的繁华和胭脂巷的路短情长。而唯一重现胭脂巷、重现燕支苏氏繁盛,也许就是每年祭祖时节,那些由新加坡、印尼和我国香港、台湾络绎不绝前来拜祭先祖的苏氏后人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