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足不出村就致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7:5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近年来,乐山市五通桥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建设模式有: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劳务输出和乡村旅游等四类带动型,令世人刮目相看。记者近日亲临采访,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蜿蜒水泥路四通八达

  从五通桥方向到金粟镇,有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4.5米的水泥路,村支书余洪江说:“嗨!这是我们全村老百姓自愿集资、政府扶持修建起来的,平时村民骑摩托车出行赶集什么的全靠它,尤其一到茶叶、枇杷收获季节,大小货车来来去去地运输,更离不开它呢!”据称,这条机耕道一直延伸到与犍为县接壤,全长18公里。

  “户办工程”惠泽千家

  如今的刘家山村,几乎家家都有光纤电视,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村民们喝的是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每户人家门外都有个很大的水泥院坝。道路连成网络,水利灌溉连到田边,医疗卫生连接每户人家,文化活动连接每个人家。

  足不出村知天下

  热情好客的袁邦春大娘硬拉着记者到了她家,干净的院坝里堆着喂猪的红薯。袁大娘有些腼腆地告诉记者:“我喂了7只猪、10只鸡,种了3亩茶叶、4亩枇杷。老公在金粟镇开货三轮,儿子在贵州他舅舅那儿打工。”记者随她跨进屋,一眼就看见茶几上摆着一摞《华西都市报》,她说她爱看这报纸,天天老公就给她带回来。

  最后,我们终于明白了被介绍为“五不出村”的理由:商店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医疗站可解决小病痛,农机维修站就在联合会旁,农药、农产品销售由茶叶协会和水果协会统一安排摘采、运出卖掉,阅览室里有各类农技书籍,村里组织培训。村干部称,3年多来,该村无吸毒人员、无大的治安案件、无上访户,可以“夜不闭户”。

  据五通桥区委书记王万锟介绍,五通桥区的新农村建设“软件工程”,都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有关,更能带给他们新的创新观念。记者李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