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省政府向新任参事馆员颁发聘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9:35 黑龙江日报

  记者 焦明忠

  本报26日讯省政府聘任参事、馆员大会26日在哈尔滨花园邨宾馆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左己向省政府参事室新参事、省文史研究馆新馆员颁发了聘任书。他希望参事和馆员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坦诚建言,各展所长,为实现我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龙江”再立新功。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主持聘任仪式,并宣读了省政府关于聘任参事、馆员的决定。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王涛志出席。

  张左己代表省政府,向受聘的新参事、新馆员表示热烈祝贺,向老参事、老馆员给予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参事室、文史馆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由衷的敬意。

  张左己指出,参事、文史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参事、文史工作,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和壮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近年来,参事们充分发挥“参谋部”和“智囊团”的作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大量依据。馆员们辛勤耕耘,积极开展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潜心进行文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左己希望参事、馆员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学习《江泽民文选》作为当前首要的任务,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工作、开拓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充分发挥特长,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参事要以参事工作为主业,恪尽职守,坦诚建言,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为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借鉴。馆员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优势,主动配合政府工作,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培植和锻造黑土文化,展现龙江儿女时代风采。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广大参事要大下基层,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要结合重点、难点问题,多搞一些典型调研、专题调研和系统调研。馆员们要深入实际,反映生活,多出精品。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参政咨询方式,认真学习领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大决策规则》及相关的配套文件,积极参与省政府重大决策的咨询和论证,更好地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张左己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参事室、文史馆建设。要加强参事、馆员队伍建设,探索和借鉴好的选聘工作方法,逐步实现遴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加强对参事、文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做好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参事、文史工作水平。参事室、文史馆的工作人员要增强参谋服务意识,为参事、馆员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对参事、文史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促进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的自我完善。

  张左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参事和文史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参事、文史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要把参事、文史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及时向参事、馆员通报重要工作情况,在研究和决定政府重大事项过程中,注意听取参事、馆员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府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事、馆员工作,积极为他们拓宽参政知情渠道,解决好参事、馆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市和各部门要对参事、馆员开展调研、休假、采风等活动给予热情周到的安排,及时提供资料和信息。参事、馆员所在单位,要按照“待遇从优”的要求,为他们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各新闻媒体要注意宣传报道参事、馆员的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他们的认知程度。

  新参事、馆员代表在仪式上发言。

  又讯省政府26日决定,聘任王祁、张国安、许俊杰、李庆芬、伊忠义、王桂文、钟震宇、马丁、孙敏强、乔光汉、杨育光、张大忠、倪书学为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张天民、赵隽明、吴团良、傅伯庚、张金武、田忠侠、孙学孟、金亚娜、何宏、李德道、白靖夫、侯国良、张冠哲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此次聘任的新参事和馆员,都是我省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或学术带头人,为我省参事、馆员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省政府希望新参事和馆员尽快进入角色,承担起应尽的职责,为黑龙江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