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家家有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09:52 京华时报

  新闻广州把家家有车写进城市规划

  据中新社消息,广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修的申请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20年的广州会是什么样?新一轮的广州总体规划报告描绘出“2020年健康安全、人人享有的新广州”将是:家家有车、人人月薪过万,从“发展”成功迈入“发达”。

  直评家家不必有车

  把“家家有车”当做重要的目标内容,有政府包办私人选择之嫌,也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路不符。

  现在,很多大城市不得不面对汽车带来的压力。经济学家茅于轼算了一笔账,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平均一个北京人每天损失1.1元钱。而造成城市道路拥堵,私家车的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仅为20%,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大量私车所占用。而且,汽车过多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和能源压力。

  为了解决汽车增加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趋向于发展公交,限制或控制私家车扩张。在多种城市交通构成中,公共交通在占用道路空间、道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三个方面,被公认为具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按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

  所以,近年来,减少私家车使用已成为一种潮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实际上是对城市不堪汽车之负的应对之举,是教训之后的自省。这些教训,作为后来者不应忽视。“发展私家车应谨慎”的共识正在不断扩大。可见,促进城市发展,提高民众福利,未必“家家有车”。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9月26日文/谢作昱

  求是城市规划不能挤占穷人福利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覆盖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时间,恰好与广州市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的关键时期重合。广州的城市性质进一步定位为:国际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生态城市。在此背景下,将“家家出行有车,人人月薪过万”写入城市规划,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我总有一种隐约的担心:如果2020年还有出行无车的家庭、月薪不过万的市民,那么这些穷人的福利是否在规划者的考虑之列?

  城市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但透过那些丰硕的发展成果,我们却越来越清晰地发现,穷人的福利正被无情地挤压着。供私家车驰骋的公路越修越多,而自行车道却越来越少,在与机动车的路权争夺战中,自行车与行人总处于下风;供富人享用的豪宅越建越多,而穷人得以栖身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却越来越难以寻觅;林立的写字楼越盖越高,而小商小贩们却在广厦高楼间心惊胆战地流动,找不到一块充满安全感的谋生之地……

  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城市规划首先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生产与分配计划;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享用者应当是包括富人与穷人在内的所有公众。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是,现实中的城市永远不可能只有出行有车、月薪过万的富人。我想,包括广州市在内所有城市的决策者,都不可能有本事用十数年时间将所有城市贫民与源源不断涌入的外来农村人口一概变成富人———既然没有这样的本事,就应该在现有的发展规划中为他们预留一些空间,为今天以至十数年后居住在城市里的穷人们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9月25日文/羽翔

  辩析家家有车不宜写进城市规划

  “家家有车,人人月薪过万”当然是个很美好的理想,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却不应该把“家家有车”作为一个发展目标,写进其中。显然,这与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管理目标是相悖的。

  如果到了2020年,广州真的达到了“家家有车”的目标,城市交通会是什么样子?日前,广州市规划局局长潘安、副局长周鹤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广州到2010年小车数量可达到170万辆,2020年可达250万辆。到2020年,广州7300多平方公里的环境容量能承载多少人口?广州新一轮总体规划纲要做了1500万人口的预测。按照一家3口估计,到2020年,如果实现“家家有车”目标,广州私家车就会达到500万辆。这么多的小车,广州能承受得了吗?

  因此,从城市管理和节约能源的角度,不论是广州还是其他城市,都不应该把像“家家有车”这样的目标写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这将对今后的政策制定、市民的消费导向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家家有车”和“人人月薪过万”从目前来看都是一种富裕的象征,但“家家有车”是不是就可以享受富裕生活了呢?恐怕很难。如果一个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承载能力都很有限,“家家有车”不仅不能给市民带来幸福的生活,还会成为市民的额外负担。

  摘编自《上海青年报》9月25日文/徐经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