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里援藏图鸿志 可恨高山折英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15:24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伍依丽

  我对西藏有一份特殊的感受,始于1976年春夏。

  那年,我的姐姐伍丹丽是广东农林学院应届毕业生,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她自愿报名到西藏参加边疆建设。当时,我们家在北京,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对丹丽的选择给予理解
和支持,但也不无担心。毕竟,那里的条件可是艰苦得很哪。

  记得那年我回京探亲,丹丽正在家里为赴藏打点行装。我返程时她送车,当列车徐徐开动时,她在站台朝我挥手大声说“再见”!不久她就去了西藏,被分配到林芝县林业局林业调查队工作。

  丹丽到藏后与当地藏民一起投入农业生产,还经常到林区调查,对林木进行登记、“会诊”。她经常给我来信,不时提到高原林业的种种。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海拔相对较低,是一个温和湿润,四季常青,风景秀丽的地方。

  当然,丹丽的信中也提到那里生活艰苦的情况。荒凉的河滩,大部分的村庄没有通电,约一半的村庄没有公路,落后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

  接到丹丽的信后,我曾大包小包地给她寄过卫生纸和酱油等生活用品。那时的西藏,是我们家人最牵挂的一处地方。后来丹丽调到了拉萨,在自治区林业局工作,她潜心研究高原林业,曾报考林业学系的研究生。直到1979年初夏,丹丽姐姐不幸在当地病逝,26岁的年轻生命戛然定格,一位援藏大学生从此长眠在青藏高原。

  今天,伴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列车悠扬的汽笛声,吹响了雪域高原经济腾飞的号角。此时此刻遥望西藏,我不禁深深想念起无数为援藏作出奉献、牺牲的建设者、干部和军人。他们犹如高原的红柳,生得烂漫,死得静美。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